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期末评语 > 美术欣赏课评课稿(汇总22篇)

美术欣赏课评课稿(汇总22篇)

时间:2023-11-18 03:03:29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类型作品的典型结构和内容组织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体和题材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一篇优秀的范文范本。

美术欣赏课中的常见误区

在美术作品分析中,关于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绘画专业语言。有些教师一讲到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

(二)“故事会”式的失误。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模糊区域”型的失误。

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活动目标:

1、巩固四角向中心折,培养孩子对折纸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水果小图片若干。四种颜色的“小饼干”,手工纸若干。浆糊。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让幼儿通过手指游戏初步感知“夹心饼干”(东南西北)的玩法。

2、出示“夹心饼干”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已经自制好的让幼儿体验该玩具的玩法和对该玩具的兴趣。

“这个有几种口味的饼干?”

“你想吃几层夹心饼干?”

“我们一起来看看x层夹心饼干是什么口味的?”

3、逐步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观察。

4、幼儿制作。

5、幼儿操作自己制作好的“夹心饼干。

6、延伸:制作“大嘴动物”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折纸活动很感兴趣,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个别动手能力稍差一些的孩子的折纸不是很平整,在折纸过程中总是要求老师帮忙,我让幼儿通过观察教师折在自己尝试折,有一部分孩子能通过自己的观察独立完成。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美术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在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者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伦勃朗《带金盔的人》难道只是向我们展示金盔上那耀眼夺目的金属特征?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因而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两条主线贯穿始终。

三、要以活动为中心。

欣赏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问题的讲解,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去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美术欣赏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的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也应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按照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课程设计理论,中学美术教学,适宜活动课程模式,即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

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能针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它范例加以评论和阐述,这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加深领悟。比如,我讲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时,就拿我县的两尊“马良”雕塑为例,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马良是童话人物,把它放在儿童公园空旷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可亲可爱;而龙峰广场的马良雕塑,在高大的商业建筑群下,就显得那么小气。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讲一些与作品欣赏无关的故事和笑话,则是不可取的。

文章来源:选自《美术报》第326期00/3/30出版。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设计意图:

《可爱的蓝色巴士》是一幅充满幽默、童趣的绘画作品,画面内容丰富、常见,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小班幼儿进行简单的美术欣赏活动。本活动是在幼儿园的亲子春游活动后进行的,这时幼儿已体验到了和大家一起乘坐大巴车的快乐感受,也积累了一定生活经验。因此幼儿能更好的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及作品明朗、活泼的气氛。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关系在教学活动时我尽量的将活动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学习。

活动目标:1、感受欣赏美术作品中生动有趣的画面。

2、大胆想象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情景。

3、体验乘坐蓝色巴士的快乐情绪。

活动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情景。

活动难点:感受欣赏美术作品中生动有趣的画面。

活动准备:自制教具“蓝色巴士”一辆;在游戏中让幼儿乘坐的“蓝色巴士”一辆;名画《可爱的蓝色巴士》制作成ppt;《可爱的蓝色巴士》的局部ppt若干;幼儿用书《交通工具》人手一本;将幼儿的座位排成两辆巴士车座位的样子;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4、播放ppt《可爱的蓝色巴士》。

这辆可爱的蓝色巴士,它开到了这幅画中去了,真有趣。

(利用自制的巴士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而这辆巴士也是这幅画的“主角”,这样能引起幼儿对这辆车的关注,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车顶上呢?你猜猜看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要去哪里?

4、播放局部ppt(马路部分)5、这辆车走的路是什么样的?是平平直直的还是高高低低的马路?(老师配合手势帮助幼儿理解)在这高高低低的马路上开车,坐在车里的乘客会怎么样?(老师可以用动作提醒幼儿),集体做乘客体验车在高地不平的马路上开的`有趣感受。

6、播放局部ppt(马路上的行人部分)7、马路上的两个人在做什么?他们看到蓝色巴士在开过来了,就高举着双手挥舞着他们是想干什么呢?(上车)马路上的两个人,高举着双手张大了嘴巴可能在在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的样子。

8、播放局部ppt(房子部分)9、路边的这一排是什么?这排房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指出房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进一步观察房子人的表情,房子人的眼睛怎么样?它们都在看什么?它们看着蓝色巴士心里在想什么?看看嘴巴怎么样?集体学房子人的表情。

10、自主欣赏作品《可爱的蓝色巴士》。

这幅画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可爱的蓝色巴士”。它是一个外国画家叫贝勒兹马利哥画的,是一副彩色水墨画。

现在请自己来欣赏这幅画,你能发现什么特别的有趣的地方呢?

(此环节尽量挖掘画面中有意思的细节,以及让幼儿在亲身做一做这些有意思的动作,让幼儿从几个方面来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主要用提问、观察、讲解、挖掘细节、亲身体验等手段来突破活动的难点。)三、游戏——乘坐“蓝色巴士”

1、看看画中的小朋友乘着蓝色巴士开心的样子,你们想不想也来乘一乘蓝色巴士?

2、老师提出乘车要求:老师是司机,你们做乘客,乘客要跟在司后面,排好对,从后门上车,我们一起出发。

3、播放音乐,在音乐中游戏。

(此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乘坐蓝色巴士时,感受乘坐蓝色巴士的快乐之情。)教学反思:

为了突破难点,我尽量挖掘画面中有意思的细节,以及让幼儿在亲身做一做这些有意思的动作,让幼儿从不同方面来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因为是小班孩子,,他们对欣赏画面的经验可以说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也尽量给孩子一些提示(语言的或动作的,或是一些选择性的问题)。由于是小班幼儿,它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在活动中我经常让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它们的想法。比如:在观察马路上行人的环节中,提问:马路上的两个人在做什么?孩子们没有什么反应,我就提示幼儿,谁来学学他们的样子?这时好几个幼儿就会挥起了小手开心的挥舞着。在欣赏作品时,是要对局部进行仔细欣赏的,而且要体验画面的生动、有趣是一定要挖掘画面的细节的,因此只有这样一幅完整的ppt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进行局部欣赏时我将作品中能体现画面生动有趣的几个细节,重新做了ppt,这样能让幼儿清楚的不受其他画面干扰的观察画面细节,也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在观察细节时很轻松。这幅画的细节很多在集体欣赏时我只是拎了几个重要的地方和孩子一起观察,另外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就在幼儿自己欣赏的时候解决了,比如:画家在整个作品中的用色问题面面俱到的话时间就太长了,而且一直由老师来说孩子会没有兴趣,换一个主体来说孩子可能更愿意听。在最后一个游戏环节中,孩子们通过乘坐老师自制的“蓝色巴士”亲身体验到了乘坐“蓝色巴士”的快乐。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2,提高艺术素质和审美理解力,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2,难点,主要是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教学道具:电脑,图片。

一课时。

1,上课前,讲学生们分成5人一个小组,并将5张不同的图片分发。

给每组的六位学生(每组的图片都是一样的),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2,提问:美术的来源和鉴赏美术有何意义?(回答比较正确的同学。

将给予奖励,来活跃气氛)。

再讲解“美术”一词的来源和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欧洲在17世纪开始。

实用这一名词。当时泛指含有美学情味和美的价值的活动及其产物。在中国,“美术”一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由海外传入,并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使用。

美术鉴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只是领域;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简单介绍美术的基本分类,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

(讲解:1,先介绍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2,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雕塑作品:罗丹的《思想者》。

(讲解: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人体雕塑《思想者》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建筑作品:上海金茂大厦。

(讲解: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8月)、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smith设计。)。

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讲解: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讲解:构图:完整、无缺,近景清晰,远景柔和,有种模糊的感觉,使构图远近分明。渔人和小舟,远近各一,一虚一实,使人感觉于陶醉于山水。

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黄、红色,水面色彩由红到黄过渡,背景黑红混合,有视觉的冲击力,水面与背景一明一暗,主次分明。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中国结的初步知识,了解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初步学会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看图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体会创造的乐趣。

3、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编结兴趣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难点:编基本结中的平结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尝试多样的学习方式,利用现有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设备,创设丰富广泛的文化情境,突出文化的感悟与体验,让学生浅析中国结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动手)的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收集信息、与他人合作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实物中国结大的3个、小的3个。

2、教学用绳(粗绳)三根(0.60米——1.5米)。

3、近距离演示用绳(细绳)三根(0.40米——1.2米)。

4、课件《编中国结》透明胶布一卷。

学生准备:

1、练习用绳(细绳)四根(0.40—1.2米)。

2、长铅笔一支。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

请同学们把本节课要用到的物品检查一下是否都放在了桌子上了,把无关的物品放起来。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屏幕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

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

二、初步了解中国结。

2、流苏:象长长的头发,柔软、飘逸、风一吹,摆动起来很柔美、秀丽,象一个婀娜的少女。

3、结体:有规则的穿编,非常结实,就象许多双手握在一起,具有无穷的力量。中国结都是用一根绳或者丝线,通过人们灵巧的双手编出来的。

4、颜色:(金色、红色)会给人什么感觉?(热闹、喜庆、温暖、吉祥)。

5、看课件,默读《中国结简介》。

(中国结简介:

中国人很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而且“结”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到了清代,绳结发展至非常高妙的水准,式样既多,名称也巧,简直就把这种优美的装饰品当成艺术品一般来讲究。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结”字,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

6、提出本节课要求:学习基本结中的三种结,分别是系物结、同心结、平结。

三、学习系物结。

1、请先看系物结的说明。

系物结是一个最简单,也最实用的结式,本结可以应用于饰物的相接或固定线头用。操作步骤共两步。

2、自己看图试着编织一下。

可以同桌或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

3、把编好的系物结放在桌子上。老师巡视给与鼓励、指导。

四、学习同心结。

1、请先看同心结说明。

同心结是一种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由于其两结相连的特点,取“永结同心之意”。

同心结共有4个步骤。

2、自己试着编织练习,可以同桌或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

3、老师边说明边演示,操作给学生观看。

4、自己练习,老师巡视给予指导和鼓励。同时把编好的比较好的同心结用透明胶布粘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出来。

五、学习系平结。

1、请先看平结说明。

平结是一个最古老、最通俗和最实用的结索。“平”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同时,又有征服、稳定的含义,平结的用途甚广,除了可用来连接粗细相同的绳索外,也可以连续数十个平结编成手镯、项链、门帘,或编制动物图案,如蜻蜒的身体部分、平结共有三个步骤。

2、老师编织演示两次,边操作边说明。

(1)准备两根线绳一长一短,短线当做芯线放在桌子中央,找到长线中点,放在芯线下,然后在芯线上打结。

(2)左边的绳子不动,右边的绳子从芯线下穿过,再从左边的绳下穿过,把右绳还拉到右边。一个基本的平结就遍好了。

(3)如此步骤反复多次。

(4)注意把左右两边的绳子拉紧,每个平结挨紧。

要求:

(1)学生放下手中物品,观看老师的演示。

(2)学生拿起用品,边观看老师演示边操作。

3、自己练习,中间的`芯线同学们初步可以用铅笔来代替了。

4、老师巡视给与鼓励和指导。把编好的平结粘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出来。

六、欣赏美丽的中国结图片。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编织,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勤劳智慧,还表现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们也带来了许多美丽的中国结,我们一起来参观吧!

(课件:古乐声中逐一出示中国结图片)。

七、总结中国结的特点。

1、屏幕展示:中国结特点。

中国结是一种具有紧密结体的结子,用它来绑东西不易松散。

中国结的基本结几乎完全是对称的,容易被人们接纳与爱好。

中国结是一种立体的结子,一则使结子硬挺,悬挂时不易变形,二则也可以在结体内嵌缝珠宝。

中国结的编制,要经过“编”、“抽”、“修”的过程。

中国结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

2、老师总结。

中国结的花样其实还有很多呢,在课堂上我们无法把她全部都了解掌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更多的了解她,如上网(课件:网址)这里有许多的中国结编制方法,大家可以来学哦!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不如让我们用最满意的作品来打扮教室!

高中美术欣赏课说课稿

我今天的说课的题目是《从传统到现代》,我主要从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五说板书设计来加以阐述。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

3、了解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

本课的难点是: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

3、创设情境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宗旨,我将采取以下几种学法进行学习: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经验,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并导入课题。

第二环节:新授。

在这个环节里我分为五步骤:

步骤一: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中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启发谈话法与学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由此得出现代中国山水画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的一些创作技巧,又进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从作品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去权衡,具有更宏观的现代意识。

步骤二:

讲述日寇侵华时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并伴随着音乐展示爱国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将学生带到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让学生讨论《流民图》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有何不同。教师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比较式鉴赏,提高美术素养,得出现代中国人物画将传统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与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将以前文人画不加以表现的真实社会生活纳入到绘画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艺术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现方法,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骤三:

在这一步骤主要讲解艺术家们将由国外引进的素描和油画吸收,并将之本土化,用来表现中国的主题。具体以作品《田横五百士》、《血衣》、《父亲》为例赏析,通过讲述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品所体现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讲述我国的土地革命,以提问教学法加深对《血衣》理解,以观察体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父亲》的印象。

步骤四:

通过幻灯片展示多幅传统年画与现代年画,比较之间的不同,以提问教学法和观察体验法进行师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纳入了年画的表现范围,表现内容也不再是门神福禄寿,更多的洋溢着生活气息,艺术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步骤五:

与学生交谈他们喜爱的漫画作品,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和《西游漫记》,由学生发挥想象,讲述作品中描绘的小故事,锻炼其表达能力,总结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新课程理念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学习评价,因此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的优差点。

本节课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与图片相配合的方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记忆。

本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进行指导,谢谢!

小学美术欣赏课课件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中,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以此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功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质量;特色教学。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中,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以此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功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传统的美术欣赏课重术轻美,教师的主体地位过于突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和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的乐趣,一节课下来,教师一个人自弹自唱或乏味的幻灯片展示,学生对艺术作品缺乏真正的了解,无法体验成功学习的愉快和喜悦。因此创新与改善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直接决定着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优劣。结合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精选内容,开创特色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美的感受被教师滔滔不绝的声音所压制,学生的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为此,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精选教学内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重组。如,在讲授《家乡古建筑》时,我有意识地结合韶关地区南华寺、风采楼等一些具有特色的本土建筑进行讲授,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讲授现代雕塑时,结合韶关一些标志性的.城市雕塑进行欣赏与分析,学生还主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感受。因为课堂设置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教学的效果也有了较大改善。

二、丰富手段,优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要想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欣赏美术作品,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学直观、生动,并且把沉闷的文字和图形、声音相结合,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或其他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如,在《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齐白石优秀的诗书画印作品,以视觉盛宴吸引学生注意;还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并设计“考一考”小组比赛环节,进一步加深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感受,还能够使学生产生对美的强烈感受。

三、寓教于乐,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为学生创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与美术作品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感,增强其视觉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如,在教授《民间玩具欣赏》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民间玩具,在课堂上学生逐一展示介绍自己的玩具,然后将玩具进行分类,很快学生就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的了解。此外,还提供给学生一些民间玩具的配件,让他们进行组合拼接,从中了解民间玩具简单的制作工艺和纯朴的表现手法。课后,进一步要求学生选择喜爱的材料自行制作一件民间玩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既训练了心灵,又激活了大脑的思维。

四、鼓励参与,提高审美能力。

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而且更需要学生去体会理解作品,并敢于提出对作品的看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投入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对作品评头论足。如,在欣赏《美丽的风筝》作品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一开始学生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的不断诱导之下,学生陆续提出“画面上的人物动作较单一”“表情不丰富”“背景可以更丰富点”等意见。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对名家名画也敢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增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审美能力。

总之,只有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而且,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情感是需要师生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4.

小学美术欣赏课课件

自开学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起初,虽然认真,但效果并不佳,比如:上一节欣赏课,整个教学过程大概就是这样:首先,让学生观察作品,包括内容、题材、色调等。其次,是老师在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还有个人背景,最后,就是学生体会作品内涵。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且是满堂灌,既浪费老师时间又使学生疲惫烦躁,可以说,教学极为失败,到最后,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课后,我也反思了很多,总结了这么几点。一、导课简单乏味,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教师讲课时间太长,学生自己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太少;三、没有抓住典型示例来讲。分析了教学失败的原因以后,我开始尝试其他的方法,同时,我积极的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并且,多争取时间去听评课,尤其是那些有经验,优秀的教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我也通过了解调查学生。因为,我所面对的最终还是学生。现在,我会这样上一节欣赏课,首先,从导课开始,当今,多媒体技术早已应用于教学当中,它特有的直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把以往的很多不足加以弥补,可谓让美术教学如虎添翼。效果可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活动目标:

1.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梦。

2.初步感受不同颜色的梦所带来的意境美,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梦境。

3.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投入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ppt;轻音乐;绘画工具:画纸、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ppt播放作品集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油画,想不想看?

2.师:这些画漂亮吗?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毕加索爷爷)。

3.师:画中的这位爷爷就是毕加索爷爷(简单介绍毕加索)。

二、师幼共同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梦》。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小眼睛看看毕加索爷爷画的特别有名的作品。爷爷画了什么?画了一个什么人?她在做什么?从哪儿看出来?(出示作品《梦》,引导幼儿欣赏名画)。

师:猜猜阿姨在做什么美梦呢?

小结:毕加索爷爷画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靠在红红的,软软的沙发上,睡的很香很香,做着甜甜的梦。

三、幼儿猜想阿姨的梦。

(一)ppt出示图片蓝色的梦,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阿姨蓝蓝的梦里有什么呢?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

小结:蓝蓝的梦里有蓝蓝的蝴蝶结,有蓝蓝的宝石,有蓝蓝的天空,还有蓝蓝的海底世界等等。这个梦给我们清纯,温暖的感觉,特别的甜美。

(二)幼儿猜想,出示图片绿色的梦。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阿姨还有可能会做什么颜色的梦呢?

2.师:大家来猜一猜绿绿的梦中会有什么呢?

小结:绿绿的梦里有绿绿的大草原,有绿绿的公主裙,有绿绿的皇冠等等,有绿绿的青苹果,这个梦很清新很舒服。

(三)ppt出示图片黄色的梦,幼儿猜测想象。

小结:黄黄的梦里有黄黄的麦田,有美丽的向日葵,有金黄的桔子,还有黄黄的......这个梦很优美、很喜庆。

(四)通过赏析:体验梦带来的意境美,并讲述自己的梦。

1.师: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梦,真美!让我们也一起来做美梦吧!(播放轻音乐)。

2.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都做了甜甜的梦,你梦到了什么样的.梦呢?

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有甜甜的,粉色的糖果城堡梦;有蓝蓝的,一望无边的天空梦;有紫色的,浪漫的蝴蝶小屋梦,有红红的,穿红色公主裙的梦......小朋友的梦太神奇,太美了!

四、延伸活动,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做了那么多既神奇又美丽的梦,那我们把神奇的五颜六色的梦画下来,永远留在我们教室里吧。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教学目的:

1,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2,提高艺术素质和审美理解力,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2,难点,主要是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教学道具:电脑,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上课前,讲学生们分成5人一个小组,并将5张不同的图片分发。

给每组的六位学生(每组的图片都是一样的),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2,提问:美术的来源和鉴赏美术有何意义?(回答比较正确的同学。

将给予奖励,来活跃气氛)。

再讲解“美术”一词的来源和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欧洲在17世纪开始。

实用这一名词。当时泛指含有美学情味和美的价值的活动及其产物。在中国,“美术”一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由海外传入,并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使用。

美术鉴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只是领域;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简单介绍美术的基本分类,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

(讲解:1,先介绍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2,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5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雕塑作品:罗丹的《思想者》。

(讲解: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人体雕塑《思想者》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建筑作品:上海金茂大厦。

(讲解: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8月)、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smith设计。)。

设计:

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讲解: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摄影作品:

(讲解:构图:完整、无缺,近景清晰,远景柔和,有种模糊的感觉,使构图远近分明。渔人和小舟,远近各一,一虚一实,使人感觉于陶醉于山水。

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黄、红色,水面色彩由红到黄过渡,背景黑红混合,有视觉的冲击力,水面与背景一明一暗,主次分明。

小学美术欣赏课课件

活动目标:

1、从形式语言入手(色彩、图形等),初步感受“星空”的美。

2、尝试用图形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3、通过感知对比色、图形联想,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赏星座图。

2、ppt、音乐钢琴曲《星空》。

3、4大张画纸(星夜)、颜料盘8个(红、黄、蓝、绿、黑)、圆点刷子16个(每组1大2中1小)、水彩笔16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有些什么?(ppt1)。

二、欣赏:

1、(ppt2)西班牙有个大画家——米罗爷爷。他的爸爸是个天文学家,喜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米罗爷爷受他爸爸的影响也很喜欢看星星,还很喜欢画星星。

2、看,这就是米罗爷爷的画,美吗?

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月亮、星星、一个个黑黑的圆点)黑黑的圆点表示什么呢?(一闪一闪的星星)有首歌曲《小星星》,我们来唱一唱。你还看到了什么?(线条)。

师指小人,你觉得这像什么?(娃娃)他的表情是怎样的?(惊讶、开心)。

3、除了线条、图形,你还看到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色彩)。

4、(ppt4)米罗老爷爷为什么喜欢这几种颜色呢?(出示颜色标记)颜色和颜色之间藏着一个小秘密:对比色。(红——绿、黄——蓝、黑——白)老师身上有对比色吗?你们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对比色?对比色放在一起,会使颜色的对比更明显,黄的更黄,蓝的更蓝。

5、鲜艳的对比色、有趣的图形、跳跃的线条,米罗爷爷用这些向大家讲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告诉你们哦,米罗爷爷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图形表示,然后再通过想象加上一些颜色和线条,就把它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了,而且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米字型。

6、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取名字,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7、如果让你画星星的话,你会把一颗颗星星连画成什么样子呢?

三、创作:

1、今天我们四个小朋友合作画《星空》。请看步骤图:

四、小结。

向日葵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有了太阳,世界才这么鲜艳,这么美丽.向日葵还是爱的象征,凡高是一个很爱别人,很爱生活的人.他有时将自己比拟成向日葵.

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美学观。但想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对欣赏课感兴趣,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一直是我们美术老师研究的内容。我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课前学生收集资料、用文字形式谈谈作品感受等。虽然课堂效果比较好,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慢慢的进行摸索。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特别是在跨入新世纪,接受新教材后感觉上课越来越难,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春天的畅想》这一创作课里,教具是教师的范画,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准备了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及各种形式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学习并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一些作品的特点,为学生进行创作绘画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学生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同学们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学生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孩子们的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学生喜欢色彩,有的学生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学生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作业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任重道远。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我今天的说课的题目是《从传统到现代》,我主要从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五说板书设计来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

3、了解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

本课的难点是: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二、说教法。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

3、创设情境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宗旨,我将采取以下几种学法进行学习: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经验,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并导入课题。

第二环节:新授。

在这个环节里我分为五步骤:

步骤一: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中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启发谈话法与学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由此得出现代中国山水画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的一些创作技巧,又进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从作品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去权衡,具有更宏观的现代意识。

步骤二:

讲述日寇侵华时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并伴随着音乐展示爱国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将学生带到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让学生讨论《流民图》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有何不同。教师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比较式鉴赏,提高美术素养,得出现代中国人物画将传统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与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将以前文人画不加以表现的真实社会生活纳入到绘画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艺术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现方法,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骤三:

在这一步骤主要讲解艺术家们将由国外引进的素描和油画吸收,并将之本土化,用来表现中国的主题。具体以作品《田横五百士》、《血衣》、《父亲》为例赏析,通过讲述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品所体现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讲述我国的土地革命,以提问教学法加深对《血衣》理解,以观察体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父亲》的印象。

步骤四:

通过幻灯片展示多幅传统年画与现代年画,比较之间的不同,以提问教学法和观察体验法进行师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纳入了年画的表现范围,表现内容也不再是门神福禄寿,更多的洋溢着生活气息,艺术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步骤五:

与学生交谈他们喜爱的漫画作品,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和《西游漫记》,由学生发挥想象,讲述作品中描绘的小故事,锻炼其表达能力,总结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新课程理念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学习评价,因此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的优差点。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与图片相配合的方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记忆。

本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进行指导,谢谢!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加发展起来的,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关系。通过教师的博引广论,学生知识的积累,促使欣赏教育有效的进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种种的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育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古今中外美术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鉴赏是理论,技法是实践,鉴赏和理论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欣赏一些著名的作品,来逐渐提高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例如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要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风格,首先我们要讲解这幅作品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绘画风格,在此基础上讲解这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作者绘画此图时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因此说在欣赏课中教师必需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因为美术作品的产生都是和它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文化,甚至艺术家的个人生平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课前准备很重要。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或者到生活中去收集和学习内容有关的事物图片,让学生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用出题的形式来发起学生对作品的讨论,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观点来描述、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受,胜于教师的讲解。

美术欣赏也不应该仅仅是欣赏,一些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作品临摹,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过程中去,亲历探究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在欣赏剪纸艺术这一节课时,可以先展示优秀剪纸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解剪纸的故事和知识,一幅剪纸往往就是一个浓缩的故事,紧接着让学生临摹几幅作品,最后把作品进行比较、评价,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诱发学生继续探求美的愿望。

“美术新课程标准就是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并能使学生运用多种的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其实从这样的要求来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对美术欣赏产生兴趣,主动的`收集美术作品相关的资料,使美术欣赏被动学习的情景变成主动学习的过程。

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感受艺术魅力。

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创设一种艺术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染目睹中体验其艺术美的魅力,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欣赏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情境法。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恰当的引入音乐,可以起到调动情绪、丰富感受、创设氛围的作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应当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自己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例如在欣赏中国传统山水画时可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音乐,能让学生感受山水缥缈的意境。“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采用语言的描述,设置情景等往往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与作品相关的情景,这是欣赏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便捷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注重审美素养的提高。

美术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就在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美术作品的创造,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在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这样的审美关系是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做出理性的评价,使美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而是提高到欣赏美术作品的内蕴美之上,这样也就要求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一定意义的审美经验的交融,因为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因而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两条主线贯穿始终。

比如,罗中立的《父亲》给人的美感主要不是视觉上的快适,甚至说不上快感而是痛感。要把握它的美需要经过深刻的思考,而一旦把握了这一艺术典型中所体现的真理,就会在理性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虽有痛感却仍然愉快,而且是更深一层的精神上的愉快,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形的审美教学中,无论其表现形式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都会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悟,这也是其他的一些学科所不能给予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的重要因素。

五、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在合作、自主的环境下学习的,这样的欣赏课也是时代的需要,并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我们知道,教育教学理念是要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也要具有时代性特征。毕竟不同时代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特点都存在差异性。不同时代的审美理念也各不相同。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是面向中专学生,那么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要以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依据,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理念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问题。美术欣赏课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系,优质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然而,很多学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一直没有更新,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十分陈旧。例如,很多中专学校的美术欣赏课程仍然是十几年前的教材。一些教材虽然进行了修订,但是其中的案例还是上个世纪的,很多理论都非常陈旧,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理念大不相同。很多教材没有针对中专生的发展规律,一些深奥的美术理论在也让人难以理解。这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没有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难以得到提升。在课程教学的整个环节,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体现。然而,在中专美术欣赏课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不管是上什么类型的课,都是运用讲授法。把知识传授看作是课程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美术欣赏课程变得枯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保障,习兴趣自然就会降低。例如,面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学生对国画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油画比较了解。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的差异性,而是以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低,对美术欣赏课的热情也会降低。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设计意图:

许多老师认为名画与幼儿欣赏能力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理解,无法取得共鸣;而且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对于名画的欣赏能力的确也比较局限,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术语、运用手法的了解。有时也有不少的疑惑,如何选材也是非常的棘手……,其实我想关键是缺乏指导的方法。这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能够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在想象与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阿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项链、长头发、衣服、乳房……)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教师用语言讲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我困了,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松很松,我就睡着了……)。

提问: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1)“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柔软、圆滑的曲线)。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受色彩。

(1)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

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

“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花园、草地、沙漠……)。

“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2)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在阳台的月光下、在篝火的旁边……)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进一步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建立健全的教学机制。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由于中专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时,教师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我们应该针对性探讨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摘要: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含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优秀作品。

学生欣赏作品通常凭着第一眼的感觉,感觉好,就好。他们对美术的欣赏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完全不理解的。那么,教师在这时就应该去引导,去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术欣赏,教会他们怎么欣赏作品。一般来说,欣赏美术作品是利用美术形式美的五大原则来衡量的: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学生掌握了欣赏的方法就可以寻着一定的思路来欣赏,而能很好地纠正课堂上谈感受时出现失去重心,在边缘盲目瞎转的情况出现。当然,欣赏的方法要和作品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使学生明白怎么欣赏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而不结合作品,运用到实践中,学生还是会一头雾水。

另外,教给方法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学生学会了一种后,再教给另一种,如果一口气教许多,不仅学生接受不了,而且很可能会把各种不同的方法混淆,适得其反。

二、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

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只有学生多看、多思考,对一些艺术语言(如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肌理)和艺术流派(如现代中国的岭南派、西方的印象派)等美术知识才能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通过欣赏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徐渭的《杂花图卷》、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众多名家的作品,体会中国画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印章于一炉,诗、书、画、印相映生辉,这也是任何绘画艺术都没有的独特艺术形式。

三、多介绍优秀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

欣赏美术作品时,需要欣赏者调动自己已有的大景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经历。如:在欣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时,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初问时学生对这幅名画都回答说好看,但强调要说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大胆而直白地表示他们认为《蒙娜丽莎》其实很难看:画面颜色灰暗、画面人物目光无神,表情暖昧,尤其是体态与当今美女形象相差甚远等等。每当《蒙娜丽莎》被学生残忍地剖析时,我没有责怪他们,也不急于立刻纠正他们的观点。因为至少他们是诚实的,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简要介绍画家生平及作品人文主义背景之后,我放开轻柔的音乐,请他们挺直脊背,双手轻搭放在膝盖上,模仿蒙娜丽莎的姿态和神态,想象蒙娜丽莎当时的心境。然后要求学生为蒙娜丽莎的双眼、嘴角、双手以及画面背景分别加上形容词。学生对这个体验感觉很新奇,形容词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最后他们都习惯性地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我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达・芬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描绘得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永恒而神秘,也因此给蒙娜丽莎的微笑带来了无数的可能。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五、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

六、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国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主张各个领域的融会贯通,成为有机的整体。并特别看重美术评论的作用,认为在学生没有建立起历史概念的情况下,美术评论对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就很重要。同时该理论又认为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交融与渗透,形成多向互动的关系。因此,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地去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美术欣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仇越.提高美术欣赏能力[n].中国美术报,-10-8.

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通过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初步懂得美术可分为四大类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美术可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三、教学环境。

局域网;internet;书本和相关文字资料。

四、网络资源。

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同学查阅相关网页。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美术分类知识。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出示四张图例和美术分类知识大树)。

自学要求: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同学自学。

3、提出问题。

内容:美术的`分类。

4、反馈交流。

美术可分为四大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

自学要求:

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

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

5、同学分组自学。

内容:绘画、建筑、雕塑、工艺分别包括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有哪些。

6、反馈交流。

a.从种类上分,绘画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中国画、版画等。

b.从时间上分,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c.从工艺手段上分,雕塑包括:圆雕、浮雕、透雕。

d.从用途上分,工艺包括:实用工艺美术、观赏工艺美术。

2)师生交流每一类的代表作品。

(三)同学练习。

1.书上内容欣赏,分组讨论完成练习1。

2.同学分组完成“美术分类”填充练习。

(四)教师小结。

(五)拓展练习(可以课后完成)。

自学要求:从互联网中进一步了解,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浏览交流。

六、优秀教案表。

七、教学流程图。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1、学习使用纯油画棒完成静物写生,掌握油画棒复色涂法,装饰画面。

2、认识并辨别秋天的水果。

【活动准备】。

彩砂纸、油画棒、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有许多好吃的水果上市了,你知道有哪些水果?”教师出示各种水果——“看,这些是什么?”

2、欣赏。

(1)观察水果实物。

师:“仔细观察各种水果,除了大小不一样,还有什么也不一样?”

“每种水果上都有丰富的色彩,我们来找一找,这些水果上出现了那些颜色?”

(2)欣赏油画作品。

师:“这些油画是大画家塞尚的杰作,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它是什么颜色?”

“今天我们也来向大师学习,画一幅水果画。”

(3)观察感知。

师:“我们做的位置不同,眼睛看到的也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坐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不一样,画的也不一样。

——用油画棒画出水果的外轮廓。

——用油画棒装饰水果,仔细观察每个水果上的色彩变化。

——各种颜色你背我来我背你“,深深浅浅的油画棒可以很多颜色。”

——把眼睛看到的画出来,在给水果设计一块露出来的漂亮桌布。

3、幼儿作画。

反复提醒幼儿:“看一眼,画一笔”

最后用餐巾纸抹一抹作品。

4、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师:“除了今天我们认识到的水果,还有许多其他秋天的水果,回家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到水果店去逛一逛看一看!”。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懂得欣赏什么。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内容,而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一是客观因素,一般称为“题材”;二是主观因素,通常称为“主题”。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同一幅作品中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涵义,也就是由对题材的把握深入到对主题的理解,最终上升到对作品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体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又如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构图极其出众,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家通过画面中人物的手势、眼神和行为,表现了人物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人物刻画精细入微、惟妙惟肖。但不能只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欣赏该画,还要理解该画所表现的主题。作品的题材来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画家描绘了耶稣殉难之前,跟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当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十二个门徒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征,而坐在正中间的耶稣,摊开双手神态镇定自若,与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歌颂了耶稣的伟大人格,也鞭挞了叛徒的苟且偷生、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与憎这一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全面理解和欣赏这幅画的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会学生如何欣赏。

教会了学生对一副美术作品欣赏什么后,下一步就是明确如何欣赏。由于每幅美术作品体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艺术表现各有侧重,因此,欣赏美术作品时要有重点,比如风景画、静物画,对这些作品的欣赏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如对《血衣》、《南昌起义》等作品,要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刻领会。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在选材上要有主有次,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教会学生欣赏,把握欣赏的层次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在对艺术特色方面的欣赏,首先是构图。构图是每一副美术作品创作的起点,也是欣赏的起点。构图被称为“画之总要”,也就是绘画的章法和布局。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而中国画主要以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比如张择端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就采用散点透视法。其次是意境。意境就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要素,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生成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艺术效果。尤其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表现得十分突出,宋代画家郭熙提出山水画创作的“重意”之题o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无疑,意境不但是创作的依据,而且必须是欣赏的依据。再次是韵律。韵律的原意是指声韵上的律动。而在美术创作中,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反复,其中包含近似因素或对比因素的交替与重复。如拉斐尔的西方古典油画《西斯廷圣母》中,位于前景的教皇的披巾和长袍使整个画面构成极其优美的反s形,透射出极优雅而完美的韵律美。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接受到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必须通过作品所展示的外在形式进行感受、释读和体验,从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并真正把握作品所包含的思想主题。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手段要力求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虽然是欣赏课但不能由教师的讲述包办学生的自主性欣赏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视觉,触动学生情感,激励学生动手临摹,达到知、情、行和谐统一的效果。课堂教学采用故事引入、设疑探讨、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利用幻灯、录音、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及其交互功能的作用,增强欣赏课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另外,美术欣赏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意识活动,因此,对同一件作品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理解和看法,这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教师不能一味排斥,而是要正确引导,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