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调研报告 > 农机调研报告大全(12篇)

农机调研报告大全(12篇)

时间:2023-12-02 21:26:46

调研报告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展现问题或课题的实际情况。阅读以下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精彩的调研报告。

农机调研报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播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县农机局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为切实做好今年春耕备播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三农”,3月3日召开农机系统会议,县人大副主任孔凡华、县政府副县长程国栋、县政协副主席谢安明、县农办主任张富利参加,对当前的春耕备播、农机安全生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专门安排。采取六项措施做好春耕备播农机各项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地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把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农机化生产需要,大大加快了全县春季农业生产进度,并专门对春耕备播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是摸底调查得力。县农机校、推广站、乡镇(街道)农机站选派业务骨干组成农机科技咨询服务队14个,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全县广大农户普遍了解购机补贴政策,到重点乡镇(街道)、村、农机化发展主要区域开展农机宣传咨询活动,了解全县农机现存情况,摸清各乡镇(街道)春耕春播任务,调查麦田管理及春耕播种所需机械的种类和数量,采取组织现场会、演示会等形式,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覆膜播种、保护性耕作等增墒保墒技术,提高春耕春播质量,发放宣传资料4300份,向农民朋友宣传农机实用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注意事项等,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237个,为今年有重点地做好补贴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是机械供应充足。根据市场调查,针对机具需求情况,及早组织采购人员外出组织货源,与各农机公司、修配网点联系,备好备足机具及零配件,保证农机物资货源充足。目前已积极筹措资金320余万元,准备拖拉机、柴油机、犁、机引耙、播种机、旋耕机、水泵、水带等春耕播种、麦田管理机具4500余台(套),配件3.6万余件,积极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促春耕”活动,发挥“农机110”热线和农机服务队的点多面广和技术实力雄厚等优势,开展送油、送件、送技术和维修服务到田间活动,大力组织机械进行抽水浇地和春耕备播等,促进了春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检修保养及时。依托乡镇(街道)农机服务组织,积极组建农机具检修服务队21个,深入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排忧解难。对春耕春播机械进行检修、保养和调试,并做好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机技术应用到位率,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

(四)是技术培训全面。对广大农机驾驶员和操作手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讲解安全驾驶操作技术和安全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机手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接受管理的主动性。提高了该县农机驾驶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并充分利用驾驶员安全学习日和驾驶培训日,在泗张、泉林、高峪、泗河、济河、杨柳、金庄等几个乡镇(街道)提供下乡服务37次,受教育驾驶员达1204人,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机手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五)是专项整治深入。针对广大群众和部分农机操作手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机监理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机安全宣传活动,共发放“明白纸”3250份,出动宣传车42车次,广播167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对拖拉机、春耕春播机械进行了严格检查,对报废车辆、超载超车、酒后驾驶“黑车非驾”、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查处,严禁“带病”拖拉机及各种农机具上阵作业。

(六)是监管措施到位。重点对农机零配件及伪劣农机产品进行专项检查5次,净化了农机配件市场,杜绝了假冒伪劣农机产品流入市场,避免坑农害民事件发生,严把农机产品质量关,消除了事故隐患,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同时,设立了投诉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群众投诉和举报。为春季农机优质、高效、低耗、安全作业提供先决条件,确保了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一)农机作业成本高。农机作业油料价格上涨,人工工时、修理费用高,完成一亩地的机械化耕、耙、播种、收要100多元,有的农民承受不起。

(二)农机补贴资金滞后,购买农机具成本高。今年中央补贴资金虽然已经下达,但是通过省、市下达到我县得二十余天,错过了春耕备播的黄金时间,能补贴的机械现购买不能享受补贴,针对我县手扶拖拉机、花生覆膜机、小旋耕机、犁等小型机具需求量大、价格高的实际,购买只能全额,不能享受补贴,挫伤农民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一)县政府领导对参加春耕备播农业机械,协调各加油站,确保作业机械保质保量优先加油,并对所使用的燃油进行适当补贴,加快春耕备播进度。

(二)县财政对春耕备播机械进行补贴,尽快落实,并使所购买农机具的农民得到实惠,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预防农机安全事故及整治交通安全秩序的相关文件精神,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农机安全事故,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广大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社实际,签订本目标责任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认识,增强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责任感,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范。

三、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做好车辆的保养、维护,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农机安全生产活动中。

四、严禁无证驾驶和操作无牌无证机械,以及把农业机械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杜绝酒后和醉酒驾驶农业机械。

五、严禁农业机械违法载人、违反农机作业规定。

六、按时参加农业机械的年度安全检验。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合作社与农机手各持一份,有效期为xx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责任人签字:签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机调研报告

xxx是我省唯一的“省农机产业基地”,农机机电产业纳入了娄底市“xxx”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全市6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享受全省“xxx”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全县现有各类农机生产、经营企业(门店)500家,其中农机机电生产企业138家,,农机机电产业年产值达10.5亿元,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现就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础条件较好。全县有138家农机机电生产企业,具备了产业集群基础,经开区规划了1600亩的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机电产品集散中心,市场辐射湘、鄂、川、云、黔、豫、赣、浙、粤、桂等20多个省(区)及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由于园区和市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还吸纳了一些配套的轴承、电机、三角胶带及标准件厂家进驻,兴办了一批铸造厂、冷作件厂、塑件厂等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营销网络,拥有一支万余人的农机营销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以及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产品门类全。主要产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拖拉机、水田耕整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粉碎机、磨浆机、压面机、水泵、电机、喷雾器、玉米脱粒机、半轴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全省的拳头产品,已有27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16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购机补贴目录,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去年,我们又与大学、农业大学、日本东星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在我县设立了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着力开发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农机具。

(三)品牌效应好。农机声名远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其中微型组合米机占全国绝大部分米机市场,被誉为“全国米机之乡”,拥有4个“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8个省农博会金奖,1个产品正在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特别是自以来我县连续成功举办6次全国性的农机会展,农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购机补贴等政策的连续出台,给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外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据我们了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农机化水平还相当低,农机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8月,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的农业部官员和农机专家对我县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机机电大市场进行了认真考察,他们对我县生产的耕整机、家用组合米机、小型水稻收割机、喷雾器等小型农机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非常欢迎我县的农机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一)加强引导规范,强化行业自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针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和我县农机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适时出台了相应政策,以规范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农机大市场+农机会展+自主创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走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系列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制订了《县农机机电产业“xxx”发展规划》,明确了“xxx”期间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扶持重点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经过连续这几年的引导、规范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农机机电产业步入良性互动的集聚发展轨道。二是强化行业监管。,成立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的工作,并组建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和《竞争公约》;,针对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又先后组织成立了农机产业协会铸造分会、组合米机分会、电机分会和运输机械分会,并通过了分会章程,选举了分会组织机构,签署了行业公约,缴纳了履约保证金,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从全县推进工业化基金、农机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产品研发投入。选择1-2个科技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对自主开发或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投产后每年生产经济效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企业,政府一次性奖励3-5万元。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进行校企联姻,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9月,我们与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大学在我县设立第一个县级研发基地;11月,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就农机产业的从业人员培训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122月,我县的农友机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团等企业与农业大学工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月,湘圆技术有限公司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了“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月,省农友机械有限公司与日本东星技研所达成联合开发协议。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县农机机电产业办与农业大学、省农机鉴定站及我县的部分农机生产企业联合制订了组合米机的省地方标准;,主导制订的省组合米机地方标准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成功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对电机、三角皮带、筛片等主要农机配套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质量未达标准的不准进入市场,不得进入企业配套,从源头上确保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是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了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从事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农机机电产品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打造集约平台,促进聚集发展。一是建设专业园区。率先在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机机电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600亩,并出台了入园的相关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机龙头企业进驻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农友,湘源、金峰、韶峰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相继入驻农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二是组建农机机电产业集团,搭建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并择机整体上市。目前,行业整合和集团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9月,我们成功将五丰、金三角、五金、正兴等运输机械企业按股份制组建了运输机械集团五丰机械厂,11月,农友、永旺、白碧、远达、恒昌、兴鑫、良华等七家企业组建成省农友机械集团,今年以来又陆续把14家组合米机企业、2家耕作机械企业和2家铸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兴华、南方、劲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产业整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三是实行专业化生产。严格控制整机生产企业数量,着力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目前整机生产企业从最高峰时期的138家降到现在的65家,配套企业从原来的63家发展到现在的1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铺镇、青树坪镇为主的铸件生产基地,以印塘乡为主的冷作件生产基地,以县经开区、永丰镇为主的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四)突出本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建好专业市场。1997年,我县建成了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市场的异地新建,其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现有商户200多家,市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其规模、销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现已发展成为省有名的农机专业市场,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二是打造农机品牌。从起,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区域性的农机会展,每年参展客商1000多家,累计成交金额近40亿元。去年,首次以我县的名义举办了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会展举办模式,产生了会展效应,打造了农机品牌。三是提高知名度。积极组织本地农机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农机产品订货会及越南国际贸易展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专业会展,进一步提升农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促进农机产业出口,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近三年来,我县先后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峰、神手等5家企业已办理好自营进出口权手续,扩大了农机机电出口实体,进一步加大了我县农机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大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三、四届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贸易博览会,第三届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等国际性会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1日,我们组织农友、永旺等农机企业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部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展会期间共接待越南、老挝等国家经销商及客户达200多人次,签订合同30多份,预订组合米机台,耕整机1000台,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我县农友机械集团公司还与越南港越合力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手共同开发东南亚市场,目前已经在越南的河内、海阳、胡志明市等地建立长期销售网点和维修服务部10多个,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赴老挝、泰国、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设立4个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出口额届时将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大大提升产品在越南及其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导金峰、神手等已有自营出口权的农机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国际市场,把产品尽快推向国际市场,为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去”的高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平台和有效支撑,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与国外客户取得联系,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实现自营出口实绩。

(一)规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后。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沿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说,还没有一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资本存量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前段,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依靠低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走“低价占领市场”之路,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困难。同时,企业融资能力普遍较差,很难在银信部门贷款,“滚雪球”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机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技术含量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农机机电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一部分是原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的熟练产业工人,但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欠缺,高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引不进、更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较弱,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物流成本高。我县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尚没有配套的货运配送中心和农机会展中心,并没有统一的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创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时间长、成本较高。

(五)外贸人才缺乏。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严重缺乏外语和外贸实务人才,特别缺乏既懂外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六)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由于娄底尚还没有海关和商检的办事处,联系与业务办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现在出关都要换海关监管车,既费时,又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七)出口退税不到位。受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企业退税不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一)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力度,走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二)下大力气引进农机产业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省农机产业基地”。

(三)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产品升级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机产品结构。

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一)。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经过我们农机部门因势利导和不懈努力,我县农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不但实现了农业机械技术规模的优化配置,杜绝了由于分散经营农民对农业机械重复购置造成的极大浪费,而且推进了农业生产农机化效率、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已经形成当前农机新型经营体系。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提出以下报告。

一、主要表现形式。

他们是由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成立的农机服务经营专业合作社,已有张华镇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王庙镇爱军农机专业合作社、王杲铺镇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桃园办宏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21处,已经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还有8处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在注册中。他们主要采取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三民”原则,形成的主要模式是由能人牵头,农机手自由结合、集中与松散结合、协商管理与集中管理结合、合作社规章与民主协调结合,对机械实行作业效率、效益化管理。一方面,大部分由农机大户牵头,多个农机单机户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本着单户带机入社、全社自负盈亏、合作社民主管理、风险共担”的参社原则;另一方面,实行农机作业一条龙系列化服务,经营运转形式主要是:带机作业、免费维修、区域划分、信息有偿、责任明确、效益共享。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服务的农户,大都是从种到收全部承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田保姆”;再一方面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都建有平方米以上的机库、油料库、修配车间等设施较完备,农忙季节合作社机械实行统一存放、统一调度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机械化成方连片作业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几统一”服务形式的形成,农闲时可以各自为战、灵活经营。它的主要优势,一是有效地杜绝了农业生产因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对农业机械重复购置所造成的极大浪费;二是大大提高了现有机械的作用和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季节统分结合,机动灵活,即提高了服务功能,又降低了农机作业市场风险和交易费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农机作业效率,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深受有机户和农民的欢迎,真正实现了农民减负担、机手得实惠、社会得效益。

全县已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1处,年内要求达到每个乡镇一处、每社区一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济条件和机械水平高的乡镇和社区要求达到3—5处,为帮助社区建立农机合专业作社,我们要在注册、选址、机械调配、技术人员培训等提供全力支持和帮助。为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我局提供如下政策倾斜:

(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入社农民将优先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

(二)义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管理人员、机械维修人员和农机操作人员,不断提高他们和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电话,随时解决他们平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

为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存放、社址及管理等问题,我局已向国家和省级业务部门提交了“xx县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议书”已经省级农机主管部门立项,同意每处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不同数额的无偿资金扶持。现正立项操作中。

四、制定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发展。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要发挥好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推进工作发展,制定了以下优惠政策:

(一)全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筹建,推进全县农业生产农机规模化作业。

(二)农机管理依法收取的各类收费项目、标准、坚持最低标准,进一步减轻机手负担。

(三)坚持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不断优化农机机型结构。

(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五)对全县农业机械实行技术档案管理,定期进行技术检测,让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

(六)免费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手进行轮训,为断提高机手技术素质,每年培训机手12000人。

(七)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逐步推进形成“几统一”的农机服务形式扩大农机服务范围,不断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五、实际效果。

我县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培植的这2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都是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企业性质,还培植了4678个农机大户,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的入社原则大都是农机大户带机入社、能人牵头、民主管理、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润按作业数量分红,还有一种优势就是忙时集中,闲时分散经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摸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方式大都是通过合同形式实行土地承包、生产全程服务,通过公开服务电话承接单项服务项目,全县经土地承包、全程服务等形式形成土地流转达42、7万亩,每社每季作业近两万亩。现在大多数土地都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大户承担种、收、管、运全程服务,农户每亩每季缴纳农机专业合作社150——180块钱,一切都不用管了。对此,节省大批劳动力转移二、三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县有17、6万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打工。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个可喜现象:农民工反映外出打工比种地划算,在家种地侍候一亩地一年最多收入2000元,而外出打工最少挣钱在10000——15000块钱,还是外出打工划算;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和农机大户反映,外出打工一年下来也就是万把块钱,我依靠农业机械一年能作业近千亩,一亩地去了成本按80块钱计算,我就得8——9万块钱,还是种地划算。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培植农机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农机机具、技术优势整合,推进了农机成方连片规模化作业;既提高了生产速度,又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当前,大部分耕地都是大型机械作业,由于便于精耕细作,对于抗灾、保墒、保苗提高粮棉产量也产生了大的促进;农民种地、打工又觉“两划算”。所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举三赢可喜效果。

六、问题与计划和建议。

我们在调研中认为:xx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兴起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服务规模化还不高,大部分农机合作社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机具配套不全,农机服务暂时还没有全部形成大的规模;二是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多,系统化管理型的服务组织较少,组织化程度不高,欠缺内部管理机制的强化,在服务环节上需进一步加强引导;三是经营发展存在盲目性,合作社内部合力不强;四是管理协调力度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一步计划和建议:

一要领导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农业和现实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自身效益,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建议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新时期产生和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领导,通力协作,政策倾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二要政策扶持。对购买大型机械实施联合作业的,要加大扶持力度;在税收政策上应免征各种税费,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农机作业用油和零配件供应要优先保证,优先补贴;支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机库、维修网点用地要优先给予保证,根据规定每社区应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割出2——3亩地皮,作为车库、油料库、零件库、维修车间建设之用途。

三要加大信息扶持。对目前已发展起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及时准确地提供作业市场信息,根据季节要求和农业生产实际,作业项目应实行信息共享,统一安排,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序进入农机作业市场,不断提高作业效益。

四要技术支持。农机部门要把人才培养提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位置,着重培养好带头人,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管理人纳入农机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科技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他们的骨干作用。

五是配套资金投入。建议财政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安排专项贷款数额,动员鼓励民间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农机社会化服务,动员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等服务实体以入股形式,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集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

六要加强管理。政府部门应采取引导、扶持相结合的措施,以典型引路、示范推广、推动发展,通过不断发展状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规模化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

县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是“十三五”时期全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把握好战略机遇,科学应对各种挑战,全面推进经济转型、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有机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县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之要。为此,我委组织相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产业发展基础现状(优势、劣势)、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趋势和方向、产业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定位、总体战略和思路以及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及具体措施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下面将调研成果简要汇报如下:

一、当前产业发展基础现状。

“十二五”期间xx县产业发展取得辉煌成绩,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到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及改革开放提升度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突破,圆满完成了“一个前列、两个翻番、三个同步”的突破目标,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崭新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生产总值214、7亿元,同比增长11、1%。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56、9:2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9亿元,增长2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亿元,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亿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8元,增长10、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1元,增长10、2%。通过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十二五”期间xx县的投资、消费、收入呈现协调增长态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产业持续良性发展。“十二五”期间,xx县基本形成了以机械装备、炭素电极、医药食品、水泥建材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产业结构布局;以绕县城生态休闲农业、沿汇现代农业、沿黄粮食生产、中部林果花菌产业为支撑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商贸、餐饮、旅游为支撑的服务产业体系。20,工业主要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机械制造产业112、4亿、碳素电极产业63、1亿、医药食品产业15、1亿、水泥建材产业23、7亿、服装鞋帽产业7、4亿、战略新兴产业32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0家、家庭农场167家,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52个,流转土地12万亩,50%的村基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茂昌银座东部商业体、义乌小商品市场等服务业重点项目投入运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1亿元、68亿元,分别增长9、3%、2、1%。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56、9:28、6;十年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11、7亿增加到116、1亿;投资/gdp由39、1%增加到94%。由此可见,我县处于工业化中期,一产比重小于20%,工业产值比重最大。近十年来,三次产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一产比重略有降低,三产比重略有增加,高新技术产值逐年增加。资本投入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角,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带动效率逐步下降。

(四)产城融合高效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坚持中心城区、生态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社区四区同建。中心城区方面,锦东新区新开工面积36万平方米,启动云翠大街建设,高标准实施青龙路北延、翠屏街西延、玫瑰路改造等道路工程,完善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镇村建设方面,统筹国家重点镇、省市级示范镇建设,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新型农村社区在建26个,建设住房1、4万户、173万平方米,复垦土地3664亩。洪范池镇南崖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孔村社区被评为全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街道6个乡镇在城镇建设中均有产业依托,主城区工业园以机械装备、食品医药为主;安城组团以健康食品、商贸流通等新兴产业为主;玫瑰组团是以观光农业、玫瑰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小城镇;孔村、孝直、东阿、洪范分别形成了以碳素、机械、阿胶、林果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从外部空间看。一是发展制约因素明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项目建设,热源、道路、水电、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需进一步配套完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瓶颈依然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低、科研人员少;企业孵化园、技术中心、扶持政策等支撑体系不健全。这使得产业发展缓慢,尤其是阿胶、玫瑰等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二是东西方向交通阻滞。xx县交通网络布局有待优化,东西方向主干道缺失。主要干道为南北方向的220、105国道和济荷高速,105国道的东西方向段只能辐射中心城区,玫瑰、东阿、孔村、孝直、洪范等镇无法串联。东西方向交通干道缺失对各镇产业发展,尤其是玫瑰、东阿、洪范三镇旅游产业发展阻滞明显。

(二)从结构层次看。一是旅游资源整合度低。平阴旅游景点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分散,且部分景点产权不够明晰,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吸引游客、产生经济效益能力差;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接待服务水平差;旅游市场化程度低,高层次旅游产品匮乏;市场受泰安、济南、菏泽等热点旅游城市影响属于旅游洼地。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平阴服务业比重偏低,且批发零售(44%)、住宿餐饮(11%)等生活性服务业居主导地位,新型仓储物流(20%,17%)、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受区域限制县域生产性服务业只能依托当地产业,无法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工业生产方式落后,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还有就是工业布局相对分散,生产性服务业没有形成有效集聚。

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区域功能定位,形成科学发展的规划空间构架。按照“遵循规律、顺势而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县空间特点、承载能力,重点打造以县城为核心,沿济菏高速、国道220线布局的“一核两带”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即县城产业发展核心。以县城为核心,以工业园区核心区、东部产业新城为载体,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省会济南的卫星城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其中,县城驻地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信息咨询、健康保健、文化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工业园区核心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以玛钢为龙头的机械装备企业从产品制造向系统集成和系统服务转变;东部产业新城,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路子,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两带”,即沿济菏高速布局的东部重工业产业带和沿国道220线布局的西部健康产业带。其中,东部重工业产业带,北自安城镇,南至孝直镇,依托山水水泥项目集聚区、孔村炭素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南区,重点布局水泥建材、高性能功能材料、机械加工等产业,逐步形成纵贯南北、带动平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业带;西部健康产业带,北自玫瑰镇,南至洪范池镇,充分发挥阿胶、玫瑰两大特色产业优势和洪范泉水、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拉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内容,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健康食品和生态养生休闲旅游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突出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带。

(二)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夯实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支撑。一是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着力强龙头、拓基地、创特色,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统筹推进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增产工程,构建供能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效益农业,推动农业结构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市场紧缺产品、优质特色产品比重,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质增效空间。积极促进三次产业融合互动,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体系,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二是坚持向制造业的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以玫德铸造为龙头,打造涵盖铸造、机械加工、橡胶、包装、信息化、物流等行业的流体产业链,努力实现由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多元的产品服务商的转变。以弘正科技、汇九集团为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依托万商城重点打造涵盖配件制造、汽车配件销售、物流、汽车维修服务产业的汽车配件产业。加快炭素、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的绿色制造变革,培育发展后劲足、设备工艺先进、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出口优势强的炭素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形成集炭素生产、炭素设备研发制造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最大的炭素制品基地和山东省炭素制品出口基地。依托山水水泥等企业,打造集新型节能建材研发、制造、加工、物流于一体的新型节能建材科技园。三是探索发展大旅游产业。依托平阴特有的阿胶文化、玫瑰文化、泉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以大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线串联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

(三)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构筑科学发展的新格局新优势。坚持壮大规模与调整结构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开放集成相结合、重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相结合,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的政策,精心打造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高地,力争实现关键技术拥有率、产品市场占有率、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构调整带动力的明显提升,努力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依托大唐风电、琦泉生物质发电、民生电气等龙头企业,结合阿胶产业园、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内引外联,合资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技术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突出发展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部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打造成为我县的后续支柱产业。

(四)推动机制创新,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保障。一是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引导机制,推动平阴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根据企业需求引导中介机构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和新三板企业的专业服务。二是探索产业发展市场机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更多领域发展,引导玫德铸造、福胶集团等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深化政企合作。三是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创新主体建设,打造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产业集群以产业联盟的形式组织产业共性研发平台、检测中心。引导鼓励喜乐施、山东水泥及玫瑰花加工等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包括国际技术行业标准)的制定。四是构建产业支撑体系,立足一二产业产品流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挂靠省会物流体系,打造省会物流网络的西南部节点。加强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创新驿站,完善企业孵化平台,推动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三)。

为了解我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的对策,我们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一、现行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及成效。

(一)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

现行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

到基层就业政策包括到就业项目及相关实施政策两个部分,其中就业项目主要有:一是“三支一扶”计划。我省从开始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由我厅牵头负责,团省委负责实施;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团省委负责实施。三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国家提出了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我省从实施该项计划,从20起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到20做到全省基本实现一村(社区)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四是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国家制定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我省于制定公益性岗位指导目录,安置包括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由我厅负责。五是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担任专职社区工作者。从20开始,争取两年时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省增加2万个城乡社区工作者岗位,由省民政厅负责。六是实施“大学生村医”项目。“十二五”期间全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大学生医生3000名以上,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大学生及执业(助理)医师10000名,由省卫生厅负责。七是实施浙江籍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专向生计划等促进就业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负责。

围绕以上项目,国家和省制定实施以下相关政策措施,以确保各项就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一是人事管理。如对到省内欠发达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机关工作的,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提前转正定级。自起,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

二是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高校毕业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列入学校该年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高校,服务期满后由毕业高校发放报到证;西部计划志愿者和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间参加社会保险,分别由团中央和服务地项目办统一办理。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三是财政补助。如西部计划志愿者和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间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对毕业年度内本省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村)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补助。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

四是助学代偿优惠政策。如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和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且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

五是大学生“村官”优惠。对担任村两委成员的大学生“村官”,可自愿选择享受大学生“村官”报酬待遇或同级村干部报酬待遇。在岗和离岗3年内的大学生“村官”都可同等享受各级制订出台的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政策。对聘期内工作表现良好,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实行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等等。

2、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政策。

一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技改贷款贴息。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优先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并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享受50%的财政贴息。

二是实施就业补助。如对毕业年度内本省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工资收入相对偏低的',每年可给予个人一定标准的就业补助,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三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如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等等。

3、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如对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可按规定合理调整注册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允许高校毕业生依法将商业性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允许高校毕业生履行法定手续后将家庭住所、非商业用房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二是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如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性行业外)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是金融扶持政策。如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可享受不超过2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对在户籍所在地的信用社区从事创业经资信评估的,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经指导专家论证通过的,贷款数额较小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三种情况的毕业生在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可免除反担保手续。

四是财政补助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网上创业、灵活就业给予一定的创业补助;对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高职)毕业生从事农林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经营工作,每人每年分别补助1万元、0、5万元,连续补助3年。

4、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政策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除上述三方面外,还包括其他如工作机制、就业见习、培训等多个方面政策,主要有: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对参加就业见习享受见习基本生活补助和综合商业保险,见习生被见习单位招用的见习期内的养老保险费可补交;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可享受培训与技能鉴定的补贴;创业辅导服务机构、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建设享受资金补助;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加大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和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等等。

目前,我省出台的高校毕业生政策涵盖了就业创业补助、金融扶持、人事制度、社会保障、税费减免等多个方面,规定得较为详尽,优惠条件明确,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成效。

近几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收到了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

1、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保持平稳。近三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0—20,分别达到24、72万人、25、4万人、26、5万人,平均每年递增约3、5%。在年金融危机和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一直保持高位,分别达到95、89%、96、95%、96、92%,确保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总体平稳。

2、基层和企业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各项政策的同时,我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加以引导。近些年,一些高校毕业生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改变了就业心态,从大城市转向基层和企业就业。近两年,湖州、嘉兴、温州等市高校毕生原回籍的比例逐年提高。据统计,,我省到非公企业、基层项目就业分别为15、35万人、0、22万人,分别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人数76、04%、1、07%,两项合计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77、11%。到年11月底,2012届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基层项目合计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77、41%,可以说到基层和企业就业已成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从近年来基层和企业就业政策的落实状况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就业压力,为基层单位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3、高校毕业生创业比重逐年提升。推动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是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了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省制定了有创新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尤其是解决了长期困扰创业初期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问题,为毕业生提供了系统的创业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近三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逐年攀升,2010年为1万人,20为1、2万人,2012年截止11月底为2万人。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出台或实施相关政策,如xx市创新“加减乘除”四项举措,实施工商注册“零首付”、入园创业“零门槛”、人事代理“零费用”、创业项目无偿资助等措施,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xx市实施五大创业行动计划,健全五大创业保障体系,深入推动大学生创业。年,xx市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2年xx市、xx市、xx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目前大学生创业经过几年的引导和实践,一个“政府倡导创业、政策支持创业、社会崇尚创业、大学生参与创业”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4、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形成机制。近几年来,我省围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特定群体加强就业援助。一方面,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托底安置。各地普遍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实行政府托底安置。近三年全省总共安置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474多名。如xx市成立宏志学子库,设立“宏志帮扶金”,举办杭州生源宏志学子暑期实习专场招聘会等系列帮扶活动。衢州等市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由财政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等扶持优惠政策,实施就业一对一帮扶,这些都取得较好的成效。另一方,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跟踪帮扶。今年向各市下达了2011届、2012届在浙就读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员信息,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库,并实施以“四个一”为重点的就业帮扶行动,即:建立一个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项就业状况月度回访制度、完善一个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兜底安置机制、至少推荐一个以上合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目前这项举措初步显现成效,2012年已成功帮扶4427名未就业高校毕业实现就业。

农机调研报告

为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好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切实完成今年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近日,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全市推广多年,主要应用的是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两个技术环节,且应用面积越来越大,但缺乏土地深松作业这个重要环节。推广应用土地深松作业技术已势在必行。

根据全省机械化深松技术要求,适合农机深松作业的地块主要为壤土、粘土、沙壤土等,且土层较厚,而耕层小于23厘米且耕作层以下为沙石的地块不宜深松作业。除我市的山区丘陵薄地外,大部分土地均可实施土地深松作业,共约240余万亩,应主要在春秋季节重点在秋季实施作业。

今年,我市计划重点在四个区实施土地深松作业项目,计划在全市完成77万亩的深松整地作业。按照机械作业效率,约需要1150台深松机,而目前全市仅有166台。由于春季深松面积较少,完成全市77万亩的任务非常严峻。

根据全市土壤条件,一般性土地可以用75马力以上的两驱拖拉机及65马力以上的四驱拖拉机,土壤粘度较大的地块需8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做动力。而全市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就达到2100台,完全达到了实行土地深松整地作业的要求。

目前,制约全市土地深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深耕习惯是影响深松作业的主因。对土地实施耕翻作业已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农民群众已习惯于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耕作方式,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先进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间隔深松作业仍还不为大部分农民群众所认可。

2、深松作业机械不足。现全市仅有土地深松作业机械166台,缺口近1000台,是制约全市土地深松作业最大因素。

3、作业补贴资金依然不足。今年我市四个区新增的4000万元国家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虽然已落实用于农机土地深松作业2230万元,但依然较少,尚不能满足完成农机深松作业任务的需求。

4、缺乏土地深松作业的组织模式。虽然已落实了部分农机土地深松作业资金,但如何应用好这笔补贴资金、如何组织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适时完成全市的土地深松整地作业任务,还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5、部分作业机械及机手的作业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深松深度不够,机手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同时,受柴油涨价、雇工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也影响了机手开展深松作业的积极性。

6、深松技术的宣传、推广还不够。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应用土地深松作业的第一年,而我市的土地深松作业又主要在秋季进行,因而缺乏广泛的宣传和示范,这也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

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重点,为到“十二五”末适宜耕地全部深松一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广泛宣传开展深松整地作业的意义。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保护性耕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改善耕地质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抗旱排涝,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有效途径。据测算,2—3年深松一次,深松达到30厘米,每公顷地块可多蓄水400立方米左右;实现玉米亩增产100公斤左右,小麦亩增产50公斤左右,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各级要高度重视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对于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意义,克服农民群众传统的耕作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为推进全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程,按时完成全市77万亩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各级农机部门要强化责任意思,层层将作业任务分解到各区(市)、乡镇、村庄,并层层签订深松整地作业责任书,落实责任到基层、到个人,努力在全市形成一个责任到位、目标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农民群众需求。第三,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的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探讨深松模式,确保作业实效。推广应用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各级要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探讨农机深松作业的补贴方式和方法,或按照作业面积对农机手补贴,或直接对深松深松作业的农民补贴,或委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深松订单作业、合同作业等,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推进。要积极开展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使用技术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要点,并正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保障深松作业质量,确保工作实效。

5、搞好机艺融合,强化技术指导。在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同时,要注意与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播种等农机农艺关键环节的科学衔接,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要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开展深松作业,提高深松作业质量。

6、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实施农机土地深松整地作业不仅仅是项目区的工作,更是全市农机化事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各级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摆上重要日程,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争取资金,推进土地深松作业全面开展。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对各区(市)实施深松整地作业的地块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全面完成。

农机调研报告

消费者更加追求服装的质量(面料、版型及做工)。

结合调查结果,男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主要反映在服装面料、版型、及做工上,这将逐渐改变过去产品同质化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休闲、复古风以及对环保面料、功能性产品的需求,让男装市场的细分更加明确。相比面料而言,突出个性化设计更加重要,而原创风格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从营销的角度来看,石家庄市场品牌男装产品的面料呈现趋同化状态。面料运用上均钟情于天然材质,麻、棉、丝则是首选。男装都有了防缩水、耐磨、防虫蛀、抗静电等功能。西服的面料强调进口,采用毛料、仿毛类面料,质地细腻的哔叽和花呢组织中加入传统典雅的细条纹,新颖的人字纹复合组织、席纹组织中加入明暗相间的宽条纹,突出表面的肌理,展现服装立体感和动感的凸条效果。另外,棉或亚麻与锦纶混纺的条纹西装面料占有一定的比例;t恤产品以桑蚕丝、牛奶丝、丝光棉等面料为主,强调透气性;衬衫以棉织面料为主,大量使用纤维之王的棉织物,包括精纺棉、捻纱棉和丝光棉。

商务休闲款式的产品比例加大。

虽然石家庄市场各品牌男装产品的款式相对较为趋同,但是整体的款式变化更加趋向于休闲化。各品牌的款式风格更加趋向于以时尚、风格、经典、精品为主,以满足目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时尚要求,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

西服以合体的单排三粒扣、四粒扣经典西服,领位上移的平驳领和小枪驳领西服,侧开衩、单开衩,明袋、暗袋,针迹明显的拱针款式为主,重点体现在宽条纹,细条纹,斜条纹,横条纹,竖条纹齐等时尚条纹面料的运用上。衬衫、t恤的款式中条纹和方格的产品居多。

前面所提及的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四方面都对品牌男装的销售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单个企业若要寻找、制定营销策略还是应该运用swot的方法从自身企业出发结合整体外部的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才能找出品牌制胜的要素,同时拟定出合理的营销策略。我们以下的分析是针对在特定的条件下,初次购物的消费者进行的研究。通过我们调查得出的对影响其购买决策因素的梳理,希望能够给进驻石家庄商场的新的品牌男装企业一些启示。

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消费者都较熟悉一些国外服装品牌,而倾向于国内品牌的多不足半数。品牌知名度越高,其购买的人群范围越广,如耐克、阿迪达斯、kappa、等国际品牌,而李宁、七匹狼、雅鹿、波司登、鄂尔多斯等国内知名品牌也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国内品牌的代表。

然而从上面各表的统计却看出,消费者虽然对一些男装品牌很熟悉,真正实际买过的却很少,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品牌男装的广阔市场前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目前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是很高,消费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人们对于目前品牌男装的质量水平还不是很满意,品牌男装的发展路程还有很长路要走;另外,男装品牌的营销手段还是相对较单一,这是应受到更多男装企业、商家注意甚至重视的问题。

在当今市场大环境下,本地区的男装品牌消费与一些发达地区仍有不晓得差距,但相信本地区的男装品牌市场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今,本地区的品牌男装企业、商家也在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市场局面。

农机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全区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__区农机局利用冬闲季节,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区农机化装备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近年来,__区农机装备水平迅速提升,大中型农业机械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领航力量。截至目前:全区农机总值已达10.2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5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数量分别为:拖拉机总数量1470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数量达到564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8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81台,播种机械3658台,其中免耕播种机械1627台,小麦、玉米粮食生产作物耕、种、收已经全部实现了全称机械化,小麦机收、机播率在99.9%以上,玉米机收、机播率均已达到了85%以上。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农民机收小麦只需3——5天就能顺利完工。玉米生产能力虽然还不够完善,但从目前的生产能力来说,已完全去除了人工从事生产作业的现状,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目前的农业机械保有量已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尽合理。即存在着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农田作业机械多,其它作业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单项作业机械多,复式作业机械少;陈旧机械多,新型机械少等诸多现实问题。

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即粮食作物农机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农机化水平偏低。我区是农业大区,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得到迅速发展,小麦生产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玉米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三是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但是,长期以来,各级对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特别是对农民购买农机的直接补贴投入较多,而对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机具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仍然较低,难以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合理调控和运用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灵活把握政策取向,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出发,科学、合理的谋划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导向作用,确保效益最大化。

2、加强对玉米联合收获技术的改进和完善。__区目前应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种类比较繁多:现有两行、三行小型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多个品种,产品虽然已完全脱离了人工收获玉米的历史,但在使用过程中,功能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实现一次性玉米摘槌、烘干、秸秆还田、机械深耕、小麦播种等多项服务项目内容。在机械构造、使用性能、理想收获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3、加强对花生、大蒜、山药、辣椒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探索和研究。

农机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产手段,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和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是标志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章丘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根据章丘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对章丘市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基本情况。

截至到20xx年底,全市农机总值达到7.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24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5230台,联合收获机总量达到2610台。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预计全年可完成机耕作业面积xx7万亩、机播155万亩、机收153万亩,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6%以上,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主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农机服务业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达到24家,其中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明星合作社4家,入社成员526户,拥有各类农机具1650余台,资产总额6600余万元。

2、当前农机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在:

(1)全市农机总动力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但装备结构还不够合理,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粮食机具较多、经济作物机具少,“三多三少”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在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还不够完善。

(3)农机专项资金所占比例少。

(4)农机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5)基层农机工作人员的管理、编制尚未理顺,大部分乡镇农机管理站资产被平调、挤占、挪用或处置,人员老化、知识匮乏。

(6)举办专业技能培训能力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受到影响。

3、加快农机化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和对策。

3.1、突出抓好种植业生产机械化,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章丘市的实际来看,应主要抓好三大类农业机械的发展。

一是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当前要在巩固和发展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同时,着力在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上下功夫。

二是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即大葱机械化。

三是抓好大棚及高科技的设施农业机械化。

3.2、突出抓好加工业机械化,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调整农业结构的`目的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有两个渠道,

一是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是通过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变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从目前来看,要抓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就要以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前、产后服务为切入点,引导农机服务向深度、广度发展,延长服务链,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3.3、突出抓好养殖业生产机械化,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

养殖生产机械化,不仅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在养殖业机械化生产方面,要继续发挥章丘市在机械化养猪、养鸡、养鸭等技术方面原有的优势,加大已成熟的工厂化养猪、养鸡、养鸭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投入,稳定猪、鸡、鸭生产。

3.4、突出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大市场衔接起来。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发挥农机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广泛应用。

二是要加强信息中介服务。

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

3.5、突出抓好农机购置补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

章丘市自20xx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9年来累积落实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20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9600余台(套),补贴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是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章丘市玉米机收面积、秸秆还田面积、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迅速增加,秋收秋种速度明显加快,农业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3.6、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把农机结构调整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农业部门在农艺、土地经营模式调整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机械化调整因素,搞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配合。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农业机械要给予信贷支持;市财政要加大对全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农机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各级各部门出台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和方式方面的政策,都要将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统筹安排,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从而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总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无不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呼唤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大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机调研报告

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建立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解决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农民机手向自我发展、自主管理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加快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农机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今后我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经验。

1、发展现状。目前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1家,总资产927万元,,从业人员78人,拥有大型拖拉机7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44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2台,免耕播种机15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26台,全年营业收入272万元,纯收入190万元。

2、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主要类型和组建模式。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建立,主要是对原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如农机作业队、农机大户等带有股份合作性质的农机服务组织的改制、扩建、整合与规范,鼓励和引导农机各类服务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依据我区实际及实践经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为:种植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统一耕作;维修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网点+农机户,统一维修服务等农机化专业合作社。

3、加强引导,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内部管理机构健全,成立了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监事会。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法人负责制,负责日常的经营服务工作。股东大会是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经营方向、经营决策、财产处置、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机械管理制度、职工奖罚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产权关系明晰,责任、权力、义务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运行机制科学有效,形成一套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经营体系。

虽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全区农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发展数量少、影响带动小,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

主体结构单一、服务领域不宽。农机合作社大都由清一色的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合作社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林牧渔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政策少。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棚建设用地短缺,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等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的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

(一)积极争取,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二是建立部门互动机制,积极协调农业、财政、工商、国土等有关部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注册登记、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库房用地等便利。

(二)多措并举,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宣传,及时总结农机合作社典型经验。二是强化培训,对合作社负责人、社员以及农机大户进行梯级培训,不断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加强与农机合作社的密切联系,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发挥农机合作社装备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三)加大扶持,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对农机合作社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予以优先补贴,数量限制适当放宽,并对服务领域广、服务规模大、管理模式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扶持。

农机调研报告

是我省唯一的“省农机产业基地”,农机机电产业纳入了娄底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全市6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享受全省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全县现有各类农机生产、经营企业(门店)500家,其中农机机电生产企业138家,,农机机电产业年产值达10.5亿元,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现就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础条件较好。全县有138家农机机电生产企业,具备了产业集群基础,经开区规划了1600亩的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机电产品集散中心,市场辐射湘、鄂、川、云、黔、豫、赣、浙、粤、桂等20多个省(区)及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由于园区和市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还吸纳了一些配套的轴承、电机、三角胶带及标准件厂家进驻,兴办了一批铸造厂、冷作件厂、塑件厂等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营销网络,拥有一支万余人的农机营销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以及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产品门类全。主要产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拖拉机、水田耕整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粉碎机、磨浆机、压面机、水泵、电机、喷雾器、玉米脱粒机、半轴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全省的拳头产品,已有27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16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购机补贴目录,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去年,我们又与大学、农业大学、日本东星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在我县设立了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着力开发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农机具。

(三)品牌效应好。农机声名远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其中微型组合米机占全国绝大部分米机市场,被誉为“全国米机之乡”,拥有4个“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8个省农博会金奖,1个产品正在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特别是自以来我县连续成功举办6次全国性的农机会展,农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购机补贴等政策的连续出台,给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外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据我们了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农机化水平还相当低,农机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8月,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的农业部官员和农机专家对我县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机机电大市场进行了认真考察,他们对我县生产的耕整机、家用组合米机、小型水稻收割机、喷雾器等小型农机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非常欢迎我县的农机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一)加强引导规范,强化行业自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针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和我县农机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适时出台了相应政策,以规范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农机大市场+农机会展+自主创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走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系列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制订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期间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扶持重点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经过连续这几年的引导、规范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农机机电产业步入良性互动的集聚发展轨道。二是强化行业监管。,成立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的工作,并组建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和《竞争公约》;,针对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又先后组织成立了农机产业协会铸造分会、组合米机分会、电机分会和运输机械分会,并通过了分会章程,选举了分会组织机构,签署了行业公约,缴纳了履约保证金,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从全县推进工业化基金、农机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产品研发投入。选择1-2个科技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对自主开发或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投产后每年生产经济效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企业,政府一次性奖励3-5万元。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进行校企联姻,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9月,我们与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大学在我县设立第一个县级研发基地;11月,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就农机产业的从业人员培训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12月,我县的农友机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团等企业与农业大学工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月,湘圆技术有限公司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了“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月,省农友机械有限公司与日本东星技研所达成联合开发协议。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县农机机电产业办与农业大学、省农机鉴定站及我县的部分农机生产企业联合制订了组合米机的省地方标准;,主导制订的省组合米机地方标准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成功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对电机、三角皮带、筛片等主要农机配套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质量未达标准的不准进入市场,不得进入企业配套,从源头上确保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是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了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从事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农机机电产品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打造集约平台,促进聚集发展。一是建设专业园区。率先在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机机电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600亩,并出台了入园的相关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机龙头企业进驻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农友,湘源、金峰、韶峰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相继入驻农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二是组建农机机电产业集团,搭建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并择机整体上市。目前,行业整合和集团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9月,我们成功将五丰、金三角、五金、正兴等运输机械企业按股份制组建了运输机械集团五丰机械厂,11月,农友、永旺、白碧、远达、恒昌、兴鑫、良华等七家企业组建成省农友机械集团,今年以来又陆续把14家组合米机企业、2家耕作机械企业和2家铸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兴华、南方、劲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产业整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三是实行专业化生产。严格控制整机生产企业数量,着力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目前整机生产企业从最高峰时期的138家降到现在的65家,配套企业从原来的63家发展到现在的1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铺镇、青树坪镇为主的铸件生产基地,以印塘乡为主的冷作件生产基地,以县经开区、永丰镇为主的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四)突出本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建好专业市场。1997年,我县建成了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市场的异地新建,其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现有商户200多家,市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其规模、销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现已发展成为省有名的农机专业市场,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二是打造农机品牌。从起,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区域性的农机会展,每年参展客商1000多家,累计成交金额近40亿元。去年,首次以我县的名义举办了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会展举办模式,产生了会展效应,打造了农机品牌。三是提高知名度。积极组织本地农机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农机产品订货会及越南国际贸易展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专业会展,进一步提升农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促进农机产业出口,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近三年来,我县先后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峰、神手等5家企业已办理好自营进出口权手续,扩大了农机机电出口实体,进一步加大了我县农机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大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三、四届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贸易博览会,第三届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等国际性会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1日,我们组织农友、永旺等农机企业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部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展会期间共接待越南、老挝等国家经销商及客户达200多人次,签订合同30多份,预订组合米机台,耕整机1000台,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我县农友机械集团公司还与越南港越合力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手共同开发东南亚市场,目前已经在越南的河内、海阳、胡志明市等地建立长期销售网点和维修服务部10多个,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赴老挝、泰国、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设立4个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出口额届时将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大大提升产品在越南及其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导金峰、神手等已有自营出口权的农机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国际市场,把产品尽快推向国际市场,为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去”的高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平台和有效支撑,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与国外客户取得联系,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实现自营出口实绩。

(一)规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后。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沿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资本存量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前段,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依靠低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走“低价占领市场”之路,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困难。同时,企业融资能力普遍较差,很难在银信部门贷款,“滚雪球”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机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技术含量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农机机电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一部分是原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的熟练产业工人,但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欠缺,高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引不进、更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较弱,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物流成本高。我县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尚没有配套的货运配送中心和农机会展中心,并没有统一的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创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时间长、成本较高。

(五)外贸人才缺乏。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严重缺乏外语和外贸实务人才,特别缺乏既懂外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六)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由于娄底尚还没有海关和商检的办事处,联系与业务办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现在出关都要换海关监管车,既费时,又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七)出口退税不到位。受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企业退税不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一)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力度,走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二)下大力气引进农机产业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省农机产业基地”。

(三)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产品升级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机产品结构。

农机调研报告

根据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农机办、省经信委《关于贯彻实施国家四部门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通知》(鲁质监质发〔20xx〕115号文件)和鲁农机修字〔20xx〕9号文件及市局济农机函字〔20xx〕44号文件要求,我单位认真做好了农业机械三包维修企业情况调查摸底工作。

为确保调查摸底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与质监局、工商局搞好联合,组成检查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深入到农业机械三包维修企业,就三包维修企业(服务组织)的基本情况和三包维修企业(服务组织)技术力量状况、是否持有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主要承担哪些农机生产企业的售后维修服务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并掌握我市三包维修企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三包维修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形成调查总结如下: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具更新速度和新购数量急剧增加,截止到现在,我市农机总动力已达为71.3万千瓦,各种配套机具2.9万台套。共有各类农机维修点62个,目前,一个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维修技术等级共同发展,遍布城镇乡村的农机维修网络已基本形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应有贡献。

1、全市共有农机三包维修企业12处,均为整机营销和售后三包维修服务一体化私营企业,6家手扶拖拉机经销商分布在邹东山区不同镇街,6家大经销商集中在市区。

2、各企业都有2—3名维修服务人员,大部分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都取得了《维修技术合格证》,企业有简易维修车间、维修设备,可进行简易三包维修,其中部分经销企业把三包时间适当延长,有的开展上门维修服务,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3、各经销企业的进货渠道、配件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受到有效监管。有些企业在本地没有三包维修基地,出现质量问题维修三包难。

4、随着大、新型农机具的广泛推广应用,维修技术、人员、设备的相对落后日益凸显。

5、三夏、三秋期间,由于机械作业时间集中,特别是三夏生产过程中,机械昼夜连续作业,机械故障频繁出现。虽然有生产厂家派驻三包维修技术人员包片服务,但仍有时满足不了机主及时接受维修服务的要求,有时维修服务不到位、配件发送不及时。

6、虽然成立了农机质量投诉机构,但是缺乏必要的经费,不能保障正常的工作开展。

1、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农机及配件经销行业的质量监管职能,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强,无法真正实施有效监管。

2、农机使用者方面:农机使用者普遍认为农机是粗放技术,遇到机械故障自己敲敲打打或就近到维修铺简单处理能够凑合就可使用,无需找专业厂修理,安全意识淡薄,质量意思不高。同时三包责任问题一般都是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农机作业的特殊性,所以要提供专业的、有力的证据比较困难。农机使用者缺乏维权意识,农机用户举证难,有的怕麻烦,不愿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得自己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3、现有机构体制导致我们与工商、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无法组建政令统一,相辅相成,多部门联动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1、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操作性强,执行力度大的法规或者实施细则,把行业管理中涉及的重大政策问题以法律形式给以明确,使农机三包维修行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以便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落到实处。

2、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检测、培训经费,以解决基层监督管理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扰。

3、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各质量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

农机调研报告

为更好的推进__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机合作社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的示范、引导、支撑作用,县农机维修站利用1个月的时间对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详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截至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达到21家,入社社员2300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人,社员机械5900多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75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20台,旋耕机1100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880余台.20xx年小麦机收作业面积26万亩,玉米机收作业面积24万亩,深耕、深松作业面积6万亩,玉米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26万亩,小麦宽幅精播28万亩。全县8个镇农机合作社全面覆盖。__农机合作社20xx年被评为全国农机示社、省五星级文明维修网点。

该县农机合作社依据“农民自愿,积极引导,多元创办,规范发展,统筹兼顾”五项原则成立,主要是对原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如农机作业队、农机大户等带有股份合作性质的农机服务组织的改制、扩建、整合与规范,鼓励和引导农机各类服务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为:维修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如__、__、田丰等);外营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如__);农机管理服务站组建型(如索镇腾飞、陈庄强盛、果里惠民、田庄中兴、马桥金马、唐山运宏);农机大村组建型(如北辛裕民、荣家富隆、东营兴营、昝家兴农);涉农企业兴建型(如__、__、森源联邦)。

全县21个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社内部管理机构基本健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经营服务工作,决定经营方向、经营决策、财产处置、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建立了财务管理、机械管理、职工奖罚、利益分配、安全生产等制度;农机合作社产权关系明晰,责任、权力、义务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初步形成一套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运行机制。随着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购机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各类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农业机械更新速度加快,机械装备结构趋于合理化、大型化,农机合作社以农机大户为依托,以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为纽带,整合农机管理、技术资源,积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__县“三夏三秋”农忙时节,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农机具生产作业安排调度、信息资源共享作用,减少了机具闲置和田间转移,农机具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为农机手和农户都提供了便利,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在跨区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每年组织的跨区作业中,利用合作社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获取信息,降低作业成本,取得最佳效益。特别是夏、秋两季由合作社统一考察跨区作业,统一调度,每台机械节省200-300元的差旅费和通讯费。若按全年1200台次计算全县机手可节省30万元费用。通过合作社组织跨区作业,每年可以实现收入2400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__县__、__、__、__农机合作社以创新的服务理念、专业的维修技术水平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省人大、省农机办、市人大等各级领导多次对__、__、__等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考察指导。二是作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提供载体,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近年该县农机管理部门开展的玉米直播技术、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深松施肥等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中起到了较好的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0xx年、20xx年,中国农业大学、省市农业、农机、统计部门有关专家组成的小麦测产,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深松施肥耕作的麦田对照传统耕作产量增加分别达到6%、8%以上,增产效果明显。此两项技术都作为全省近年重点推广的新技术。

作为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使用载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农机化作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创新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20xx年开始,全县推广深耕作业,果里镇、索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了大量深耕犁,政府的深耕补贴每亩曾达到了60元,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引导作用。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会员和机手提供新技术和新机具信息,确保了机手买到合适的农机具。每年秋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全县及各镇组织的玉米秸秆禁烧机械作业及深耕、深松作业带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县“五化”标准农机专业合作社较好的有5个(__、__、__、腾飞、__),达到规模化、“一条龙”作业模式的更少,合作经营方式相对松散,抱团经营紧密度不够,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示范带动力明显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和带动力还需统一扩大,作业项目及服务范围也需要扩充,要与农业生产的要求及农机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一是农机合作社大都由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信息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才;二是合作社大都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或维修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作业能力不足,服务项目少,农闲时期车辆闲置,不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现代化信息设备缺乏,影响了合作社的信息化办公进程。

式成员组成或以小投大相互兼并的方式组成,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__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农机合作社在依法登记、章程制定、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合作社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培训。

场地库房等基础设施不足,金融部门贷款难并且利息高,国家扶持政策资金达不到合作社的需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亟需财政资金和涉农项目的大力扶持。

继续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纳入到政府农业重点工作中,各级领导要重视,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不断优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争取和落实工商登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贴息、政策性保险等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政策。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安排项目时,要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把国家、省、市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新技术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项目资金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和带动。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依托国家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二是有关部门要在合作社建设和农民购机过程中开展银行贷款、降低贷款利息等优惠业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分配、协调、指导、服务作用,使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是制约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应该在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保障体制等方面做好工作,为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一是对现有的农机推广、维修、培训部门的社会服务体系进行扶持,为农民提供作业信息、农机维修、农机操作人员培训等服务工作,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储备一定的技术人才。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完善合作社内部制度,加强技术培训,抓好作业质量,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

通过拉长合作社服务链条,重点开展依托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规模化经营模式,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建立起一个以农机合作社为桥梁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方便群众,又增加合作社收入,全面提升农机合作社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