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活动总结范文 >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模板14篇)

教学设计活动总结(模板14篇)

时间:2024-04-26 01:54:08

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工作。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灵感。

学洋思教学设计展评活动总结

实验总结。

学习洋思教学模式已经一个学期了,现做一阶段性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二、所做工作。

(一)自己的学习与实践。

1、自担任学“洋思”语文教学工作任务之后,我就大量阅读学校从洋思中学带回来的《洋思—课堂教学新策略》、《走进洋思》等书籍,借助网络查阅与洋思有关知识,更新自己的观念,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2、积极在语文教学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a.努力规范备课:我和刘苗、丁桂玉等老师利用每周二集体备课的时间积极研讨,共同研讨学习目标如何定,备课应注意的环节以及在落实洋思教学模式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b.以学洋思为载体,努力搞好课堂教学,上赛教课、示范课2节,在教研组内累计听课15节,并参与评课。

c.认真做好了作业批改、辅导和月考工作。

d.围绕学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体会感悟进行了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二)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和学生讨论学“洋思”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和课堂基本要求。

2、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内组员的职责,确立培优名单和学困生名单。

3、在班内举办语文学习方法讲座2次,熟练掌握预习方法。

4、举办作业展评2次,表彰鼓励优胜者。

三、取得的成绩。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所提高。刚进校时我班有一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进校成绩太低,不愿学甚至弃学。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给他们讲什么是洋思,学洋思的意义,以及如何学等,让他们也转变观念,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产生兴趣,然后对他们进行层次性的辅导。我在班上把语文学的较好十六名学生定为语文学习小组组长,让他们在课余督促、检查、辅导后进生、对那些后进生的小小进步也予以鼓励,这样那些不想学的也在开始学,弃学的也在努力学。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具备了一些自学能力。开学初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并利用早、午自习进行预习指导,经过这一学期三个多月的训练,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已基本形成,多数学生不用教师布置预习内容也能自觉的进行课前预习,为课上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学生喜欢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初步构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5、教师的教学素养尤其是课堂调控能力得以极大提升。

四、存在问题。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还不娴熟。

2、学生的“先学”环节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个别学困生一筹莫展,产生畏难情绪。中等生的自学能力不稳定,受外界和自身情绪影响较大。

3、在“后教”环节中,讲解不够精炼,易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毛病。

4、“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没落实。

五、实验中的反思及心得体会。

(一)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先学”?

“先学后教”中,先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几乎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通常我会出示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要求,但每节课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看似在学,实际在开小差,一无所获,通过调查研究,找到了原因。一是对学习没兴趣,只图混完三年了事,而现行的教学中没有“惩罚”一说,所以你的苦口婆心对他而言如同隔靴搔痒,你的善意激励对他来说犹如一阵微风,过后没一点影响,这种同学虽少,影响极坏。二是学生自制力差,所以课堂开小差、懒惰、浅尝辄止,不愿动脑筋去思考,只愿完成最简单的东西。三是学习不讲效率。四是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太差,这些都极大影响了“后教”,最终导致效果不好。

(二)“先学”必集训: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战前动员非常重要。我用了两个早自习给学生做战前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得之鱼,不如得之以渔”的道理,针对班级学生“先学”中的思想态度,分类对待,可谓“威逼利诱,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呀!个别学生顽固不化,加之基础较差,行为散漫不想学,我只有用情感去“软化”他,让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住老师。但是由于学生都是走读制,回家的这一时间需要家长的监督与配合,我班有近三十多名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还有一部分家长文化层次有限,对学生的辅导与监督无从落实,这对落实“先学”造成极大困难,这也是我最为困惑的问题。

(三)时间就是质量。

上完每节课,总觉得时间太紧,匆匆结束,往往未能落实课堂训练,为什么?为什么上不完的总是我?痛定思痛:一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尚未养成,依赖性强,因此在“后教”中势必占用大量时间。二是学生的课堂习惯欠缺,如不愿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因此组织教学占用了一些时间。三是我教学的重点不够突出,面面俱到,生怕遗漏,结果适得其反。可见要想落实“当堂训练”,必须合理安排每分钟。

(四)反思“后教”之一:

成了,自己可清闲了,没事了就该休闲休闲,久之便产生了上述现象。我决定改变一些形式,在学困生回答后,或由尖子生充当老师评判,或由尖子生补充完整,再由中等生评判,而我本人在这之间不发表任何意见,充分展现尖子生的能力。

六、努力方向。

1、继续激发学生兴趣,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自学方法。

2、我应继续领悟“洋思”教学实质和精髓,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娴熟的驾驭课堂教学。

3、克服畏难和懈怠情绪,扎实抓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勤奋而务实地做好“周周清”、“月月清”工作,让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总之,一学期的学洋思实验,有喜有忧,有苦有乐,有收获有遗憾。但我将沿着学洋思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学生行为规范抽测活动总结教学设计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学校在上学期成立了自律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能督促和鼓励我们自觉自律。它并不是一个要一批同学来管理其他同学的组织,而是一个促使大家互相监督,做好自律的一个新的学生团体,只为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作为自律委员会的一员,我相信每位成员都和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律这方面给大家帮助,为大家服务。

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在配合现在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入到自律者这个行列中来,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环境都会大大的不同。自律并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益,在几年后,当我们陆续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犯了错误我们还有再来一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或者错误负责,承担后果,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让我们互相监督,做到自觉自律,为目前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学洋思教学设计展评活动总结

首先,是大家的思想观念都在转变,这是推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永远也迈不开大步子。

其次,是学生学习的转变,由过去的集体被动学习转变成个体主动学习,学生都动起来了,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热情高了,学生的笑脸多了,老师的笑脸也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一下子蹿上来了。课堂上说闲话的人少了,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玩手机的人也少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再次,先学后教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预习的习惯,动手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等都在慢慢养成。

二、困惑学生作业太多,学生的负担过重,老师的负担也过重,过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挫伤了老师进行教改尝试的积极性。比如,我们整天都埋头在作业里面,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样长期以来,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也许就会形成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的消极思想。而洋思和杜郎口的做法是尽量不布置作业,如果要布置,则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不同课型,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分为必做题和试做题。作业一般不能超过三道题。课后作业的数量还要以教师能及时批改为限。并教育学生和家长不过分迷信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以避免课外时间的浪费。

2、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共同的体会。

3、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在一个小组内找不到一个领头羊,一个不会,大家都不会,达不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结果还得老师一个一个讲,很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进度。

三、今后的措施。

1、认真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具体做法,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还要关注魏书生、李镇西、余映潮等人的教学改革。

2、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大家抽出时间相互听课,一定要放下架子,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我们不敢说洋思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但至少在目前是适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所以我们要重视洋思的“当堂训练”这一环节。多年来洋思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再到后来,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4、在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对好学生的精彩发言报以微笑,肯定与赞扬,他们永远生活在鲜花与掌声当中,而我们的阳光却总照不到后进生的身上,他们默默地坐在那儿,只有羡慕的份儿。这样好学生越好,后进生就越后。而洋思的做法是“起点是后进生,重点是后进生,落脚点也是后进生”。我们今后要用“关爱和尊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只有后进生的成绩上去了,我们才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因此,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今后工作中一个重点。

5、处理好“收与放”“动与静”“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与语文能力”“张不开嘴与话语霸权”等之间的关系。

四、几点思考。

1、教学改革只有人人参与,才有可能成功。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怎么样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个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当中,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我认为是学校目前的头等大事。

2、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只体现在课堂上,它应该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领域中。比如晚自习,作业和有关制度也应随之改革。我们学洋思,不能全盘模仿,好的留,不好的坚决去,为什么现在学洋思的普遍一层,而成功的没有几个,弄到最后不得不发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感慨。

3、我觉得学不学洋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首先必须学习和了解科学的教育思想,只有真正地掌握了教育规律,我们也能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条路子。洋思只是路标,是航灯,而不是归宿,真正的归宿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天天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生想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真的知道吗?了解吗?这也许包括领导和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反思的问题吧。我们既然铁定了要改革,就要有颠覆传统的勇气和决心。

4、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不要一改革就要见成果,一口就要吃个大胖子,特别是在改革初期也许可能失败,但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当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序的时候,我们很需要指导。

5、我们课堂上要改革,我觉得像晚自习、作业等也要随之改革。

学生行为规范抽测活动总结教学设计

自福建省文明委在全省推行“八不”行为规范,号召做文明公民以来,湖里区积极响应,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逐步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全面彰显湖里文明风采。“八不”行为规范在湖里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道德准则。

传统与流行结合推广宣传。

湖里区户籍人口仅20余万,但进城务工人员却有近百万,如何推行“八不”行为规范活动落地生根,使进城务工人员尽快成为文明守礼的新市民,宣传传播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推动“八不”行为规范活动落地生根,湖里区文明办出台了《推行“八不”行为规范、做文明公民活动实施细则》。细则提出了十大举措。这十大举措可以引导辖区干部群众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培养行为之范、展现细节之美、弘扬文明之风,自觉克服和抵制不文明行为,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养,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

“安全出行不违规、垃圾分类不落地、节俭用餐不浪费……”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在湖里区的交通要道,都有响亮的声音从扩音喇叭中传出,过往行人都能听得到。从今年10月开始,湖里区在全区40个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了文明督导员和语音督导喇叭,用传统直接的传播方式,宣传“八不”行为规范。街道、社区、码头、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也不停地滚动播放“八不”行为规范宣传片,让市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文明氛围。

当然,除了用复古的“大声公”之外,时下流行的方法也少不了。现在,微信已然成为市民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湖里区与时俱进,在各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起“八不”行为规范互学互助互帮互进活动微信群,用这一最便利有效的方法,将“八不”行为规范推广进千家万户。

个人与单位并进以点带面。

从20xx年以来,湖里区培育了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27人,其中全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就有6人。湖里区组织引导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争当遵守“八不”行为规范带头人,号召全区百万干部群众“看我的,跟我来”。

此外,湖里区还成立了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组成的“八不”行为宣讲团,走进社区接“地气”,用现身说教去感染人、号召人。

如何将抽象的“八不”行为规范转化成形象逼真的示范标杆,湖里区有办法,那就是开展“一社区一场次”的“八不”行为规范示范文化宣教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受到“八不”行为规范的教育,增强“八不”行为的操作性、有效性,使“八不”行为规范落细落小落实。

目前的湖里区,已经形成“满城皆是红马甲”的志愿服务氛围。湖里区将继续广泛组织志愿者督导员开展纠正“八不”行为规范常态化活动,各街道组织社区成立“八不”行为规范志愿服务队,深入大街小巷,督导不文明行为,认真纠正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形成全社会参与文明志愿服务,自觉遵守公共文明的良好氛围。

规范与考评挂钩齐抓共管。

湖里区把“八不”行为规范纳入省检测评体系责任分解中,使得推行和遵守“八不”行为规范有刚性,与文明单位、绩效考评、个人评优评先挂钩起来,目的就是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让遵守“八不”行为规范的个人和单位有甜头、有奔头、有靠头。

同时,湖里区还把“八不”行为规范纳入文明单位出国(境)游管教之中,签订单位和个人出国(境)文明旅游承诺书,产生严重恶劣影响的单位将列入文明单位黑名单,达到处罚一批、教育一批的效果。

社区书院是厦门文明创建一张靓丽的名片,湖里区社区书院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湖里区将把“八不”行为规范与社区书院建设结合起来,纳入社区书院教育和活动之中,使“八不”行为规范成为居民日常教育的课程,真正使“八不”行为规范在千家万户中生根、开花、结果。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的总结

旱台中心学校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总结 旱台中心学校开展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以来,广大教师十分重视、纷纷响应,共收到各科教学设计60余篇。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语文、数学教学设计,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均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说明近几年来我中心学校教师队伍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收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后,教务处非常重视,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的运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评阅,并收集整理。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此我们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只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可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也才能使教学实践活动更为有效。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目标的做法,强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绝大多数教学设计中,老师们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角度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这说明老师们的经验观也已发生变化,由培养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转变为培养在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

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知识目标,大家设计时基本上能做到得心应手,对于知识的各个层次(如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等)掌握得也十分恰当。但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总体感觉较为空洞,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例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多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教育”等描述。这些目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到哪一节课似乎也都说得过去,当然也就无法体现某部分内容的特色。

事实上,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知识目标,由于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设计时也比较容易确定。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则与老师们所采用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先制定初步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对目标进行修正,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目标更为完善,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各位老师考虑的重点。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此部分的设计均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有些老师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创造能力。综合分析来稿,可以发现大家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等。我们对教学过程设计中师生活动的时间进行了粗略估计,发现大约有50%左右的时间被用于学生活动。

(2)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许多老师遵循科学探究的思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调查研究方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践,在学生获取相应资料后,再对资料进入深入分析,获得相应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采用这种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有利发展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 多媒体的应用

从收集教学设计来看,几乎所有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在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多媒体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甚至有代替其他呈现方式的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用幻灯片呈现有关资料

在教学设计中,有许多老师将资料用多媒体进行呈现,主要有阅读材料、例题、讨论纲要、习题等。采用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减少老师阅读以及学生记录的时间,从而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等活动,更有利于突出教学活动的重点。

(2)用幻灯片代替板书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进行推广。但是,对于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呈现板书的做法,我们不太支持。因为板书不仅可以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可以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也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若用多媒体代替,由于内容分散于各个幻灯片之中,且幻灯片的内容经常变化,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学习内容,出现的结果往往是课堂学习已经结束,但学生却无法回忆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尤其要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多媒体只是促进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的使用必须为教学过程服务,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技术的优势而过度使用,更不可完全取代板书等重要呈现方式。

总之,通过组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多数老师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对于我们在总结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若大家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给予适当的思考,应该可以使大家的设计更为完善,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附加:

观目标中,多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教育”等描述。这些目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到哪一节课似乎也都说得过去,当然也就无法体现某部分内容的特色。

2、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进行推广。但是,对于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呈现板书的做法,我们不太支持。因为板书不仅可以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可以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也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若用多媒体代替,由于内容分散于各个幻灯片之中,且幻灯片的内容经常变化,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学习内容,出现的结果往往是课堂学习已经结束,但学生却无法回忆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开展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以来,广大教师十分重视、纷纷响应,共收到各科教学设计40余篇。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语文、数学教学设计,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均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说明近几年来我中心学校教师队伍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收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后,教务处非常重视,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的运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评阅,并收集整理。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此我们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只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可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也才能使教学实践活动更为有效。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目标的做法,强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绝大多数教学设计中,老师们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角度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这说明老师们的经验观也已发生变化,由培养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转变为培养在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

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知识目标,大家设计时基本上能做到得心应手,对于知识的各个层次(如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等)掌握得也十分恰当。但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总体感觉较为空洞,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例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多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教育”等描述。这些目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到哪一节课似乎也都说得过去,当然也就无法体现某部分内容的特色。

事实上,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知识目标,由于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设计时也比较容易确定。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则与老师们所采用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先制定初步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对目标进行修正,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目标更为完善,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各位老师考虑的重点。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此部分的设计均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有些老师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创造能力。综合分析来稿,可以发现大家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大家普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主要体现为学生活动的大量增加,增加学生的讨论活动、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等。我们对教学过程设计中师生活动的时间进行了粗略估计,发现大约有50%左右的时间被用于学生活动。

(2)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许多老师遵循科学探究的思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调查研究方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践,在学生获取相应资料后,再对资料进入深入分析,获得相应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采用这种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有利发展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 多媒体的应用

从收集教学设计来看,几乎所有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在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多媒体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甚至有代替其他呈现方式的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用幻灯片呈现有关资料

在教学设计中,有许多老师将资料用多媒体进行呈现,主要有阅读材料、例题、讨论纲要、习题等。采用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减少老师阅读以及学生记录的时间,从而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等活动,更有利于突出教学活动的重点。

(2)用幻灯片代替板书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进行推广。但是,对于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呈现板书的做法,我们不太支持。因为板书不仅可以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可以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也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若用多媒体代替,由于内容分散于各个幻灯片之中,且幻灯片的内容经常变化,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学习内容,出现的结果往往是课堂学习已经结束,但学生却无法回忆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尤其要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多媒体只是促进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的使用必须为教学过程服务,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技术的优势而过度使用,更不可完全取代板书等重要呈现方式。

总之,通过组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多数老师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对于我们在总结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若大家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给予适当的思考,应该可以使大家的设计更为完善,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自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化学教学》编辑部开展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以来,广大老师十分重视、纷纷响应。编辑部收到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征文200余篇。我们欣喜地发现:这次来稿的范围之广、质量之高是编辑部举办的数次活动中最好的一次。无论是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师,还是其他地区的教师,在征文中均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说明近几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师队伍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收到广大教师的征文之后,编辑部非常重视,组织专家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实验设计及信息技术的使等多个角度对论文进行了评阅,评出了各类奖项,并专门发行增刊刊登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化学新课程,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此我们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实验设计、信息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只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可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也才能使教学实践活动更为有效。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目标的做法,强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绝大多数征文中,老师们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角度制定课堂教学的目标,这说明老师们的经验观也已发生变化,由培养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转变为培养在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

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知识目标,大家设计时基本上能做到得心应手,对于知识的各个层次(如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等)掌握得也十分恰当。但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总体感觉较为空洞,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例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类似的描述多次出现。再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多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教育”等描述。这些目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到哪一节课似乎也都说得过去,当然也就无法体现某部分内容的特色。

事实上,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知识目标,由于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设计时也比较容易确定。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则与老师们所采用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关系。例如,对于同一知识内容,若通过实验活动来实现,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等;若通过提供资料的形式来实现,其目标也就变成了发展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先制定初步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对目标进行修正,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目标更为完善,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各位老师考虑的重点。在评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此部分的设计均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有些老师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创造能力。综合分析来稿,可以发现大家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大家普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主要体现为学生活动的大量增加,如改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增加学生的讨论活动、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等。我们对教学过程设计中师生活动的时间进行了粗略估计,发现大约有70%左右的时间被用于学生活动。

(2)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许多老师遵循科学探究的思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调查研究方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践,在学生获取相应资料后,再对资料进入深入分析,获得相应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采用这种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有利发展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3)体现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们普遍注重体现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在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同时,介绍该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促使学生明白化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当然,老师们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十分关注,通过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等的介绍,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的意识。

(4)突出化学史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化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时补充与此有关的历史资料,更有老师按照化学发展的历史来设计教学过程。例如一位老师在设计苯的教学方案的时候,首先介绍苯是如何发现的,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当时对苯的实验来确定苯的分子式,进而提出关于苯的结构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凯库勒确定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苯的环状结构。

老师能否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很少看到这些设计。也就是说,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对学生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判断,也缺少对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再如,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大量的体现化学与社会联系以及化学史的资料,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介绍这些资料,很少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得这些资料就像课堂教学的“补丁”,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冲淡对主要内容的学习,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对影响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作比较全面的思考。我们应突出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地位,但绝对不能弱化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以及在学生活动出现困难时作出恰当的引导;既要注重精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又要注意将学习资料有效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既能通过资料认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通过资料来更好地学习科学的知识,获取科学的方法,发展科学的态度。

3. 实验设计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实验在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们对这句话的认识应该说非常深刻,最主要的体现是在教学设计中实验活动的大量增加,不仅完成教材中所规定的实验,还补充了大量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实验。

学洋思教学设计展评活动总结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学生要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现阶段许多中小学掀起洋思的教学热潮,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洋思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取经活动,都大为感慨,就是“严”,严格的学生管理,严格的教学管理。严格的老师管理,还有就是节奏快,许多人带着疑惑,这样的教学能行吗?这样的教学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吗?在去年我校的校本培训上就有意识的给我们灌输了一些学习洋思、杜郎口的教学模式的思想。可那时我们不够重视,也没有真正了解洋思,更没有付诸于行动。对于洋思模式也只是肤浅的理解。我校在今年2月份开学前的校本培训上,教研室的朱主任就给我们全校教师介绍了洋思教学模式的经过。听了教研室主任的介绍后,我们同事之间议论纷纷,更多的是拿来开玩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去请那些专家、学者来教教我们的后进生,看他们能不能教好”,“喔!以后我们上课还是只讲4分钟”,“学生自学都可以了,还用老师干什么”……这就是老师们对洋思的初始态度。而且我的脑子里也糊涂,没个方向不知道洋思到底怎么样的。但值得高兴的是在上学期里有幸能观摩到朱继梅老师的课,才让我对洋思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听了朱继梅老师的课后,我回来后自己也试着开始着手进行洋思教学,但上学期我带的是初三毕业班,要实施这种模式相当困难,所以并没有入门。这学期开始才真正的实验,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我认为要接受和实践洋思应该遵循以下的两种方式:

一、转变自己的观念。

洋思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洋思人创造了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从实质上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并且扭转了以前对洋思教学肤浅的、错误的认识。

二、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我在教学时,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先学阶段,很多学生(无主动学习习惯的学生)是坐在方位上耍,等着老师讲,念答案,或者是仅仅把书上文字看一遍,连一些简单问题都不敢动笔,害怕出错;另外课前三分钟准备,即使纪律好,也就是静静坐在那儿等着老师来上课,甚至连书都不翻开,我知道这些就是学生长期依赖老师,被动学习而养成的方法和习惯所致,所以我们除了进行洋思教学实践外,还要结合具体情况给学习介绍方法,讲道理,让学生也要学习洋思,了解洋思,明白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也真正转变学习观念,进而改进学习方法。

洋思方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很困难,毕竟那是洋思人花了10多年时间的经验总结,我们运用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下一翻功夫怎么能轻易学到。有很多人认为采用洋思教学老师会很轻松,我看不一定,至少在我们没能灵活运用前是非常辛苦的,因为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用洋思经验中教好的部分去教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好,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你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三清)更需要你的细心和奉献,所以学习洋思还要不怕吃苦,要需灵活运用,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抄照搬过来,收获一定不大,甚至会出现退步。既然洋思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它就应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学习价值。坦率地讲,我们班级经过近一个月的实验,我感觉并不好,从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与兄弟班级比较也来看也毫无优势可言。与兄弟班级落后很多,我认真分析、总结教训,得出结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去实践的结果,只停留在表面,简单模仿,甚至是很多时候是走形式,况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事.。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积极实践,放开手脚。有改革就会有成功和失败,所以学习洋思要有思想准备,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与挫折,只有执着的追求、探索,才会成功。正确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洋思经验和不断改进的教法应用到教学中去,不断总结、探索、创新,我相信也能取得洋思一样的效果,甚至更好的成绩。

在月考后我从新在制定计划,从课堂上去下功夫,我认为历史课就是注重“读”。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可见学习洋思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大量的历史素材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教会学生“读书这里的“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背”。“读”是带着问题去熟悉知识,理解教材,学生记下的内容应该是“活”的,这些“活”的知识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考试或运用中灵活自如。“背”是不顾教材含义的“硬啃”,学生勉强记下的一点内容也是“死”的,不久就会烟消云散,对学生今后的考试和运用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那么应该如何去“读”,怎样“读”才更有效率?简而言之,读好历史书就是做好“粗读”和“细读”整篇文章。“粗读”就是读整本书、整个单元、整节课的层次和结构:这本书一共写了哪几个单元?这一单元一共写了哪几节课?这一节课一共写了哪几个问题?即我们得先抓住教材的基本思路和线索。就好比是我们自己在构思一篇文章的时候,总会列个提纲,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实教材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编写的,我们的考试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的命题也是这样的思路。一旦我们抓住了编者的思路和线索,就好比是在旅行中找到了地图。可谓把课本由“厚”读“薄”了。这一点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所谓“细读”,就是在“粗读”的基础上,深入到教材的具体内容,把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让你刚刚掌握的这些结构丰满起来。每一个问题都会有它的前因后果,都会有它的经过,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细部了解和掌握,可谓把课本由“薄”读“厚”。

如果把书比为一棵大树,“粗读”就是树干和大的树枝,“细读”就是哪些细枝和茂密的树叶。就拿历史人教版八年级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举个例子吧,这一课讲的是红军长征,那我们就要从长征的原因,经过,长征胜利的标志、作用及启示来学习教材用了三个子目来描述,分别讲了这些问题:

1、红红军长征的原因;

2、长征的经过及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

3、长征胜利的标志、作用,显然,1个子目属于原因,2、3是经过,作用及启示。这就是这个知识点的线索和结构,至此已经达到“粗读”的目的。

接下来,围绕每一个具体问题深入阅读教材。比如“红军长征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发现,由于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战略根据地,这就是红军长征的原因了。至此我们掌握了教材的内容,细读的任务就完成了。

在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以上是我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肤浅的经验,说得不到的地方,敬请大家原谅,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在洋思这条路上开拓出更加宽广的道路,能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更加畅快的遨游。洋思也还只是一种资源,只有我们大家都来实践洋思、探索洋思,创新洋思,共享资源,洋思教学才会成为我们一师教育的财富。

6《我们的七彩梦》活动总结教学设计

《我们的七彩梦》这个主题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进行开发的内容。选择“我们的七彩梦”这个主题,是因为校园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目前我们正在遭受雾霾的侵害,学生能亲身体验到,从雾霾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校园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对于垃圾的分类、环保小知识、环保小方法以及校园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这些问题更感兴趣。因此,对《我们的七彩梦》这个主题,他们乐于探究。

《我们的七彩梦》是以校园保护为内容的一个完整的研究活动,拟定分四个阶段完成,它包括第一阶段开题(一课时)、第二阶段主题方案设计,调查研究(两课时)第三阶段成果汇报(一课时)。本节课是这个主题活动的开题课,本节课要解决的是先提出与《我们的七彩梦》相关的问题,并引导提升为研究主题,然后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制定研究方案。教学环节上,由校园污染的大量图片引路,发现环保“问题”,围绕这些主题设计《我们的七彩梦》方案,方案的制定从扶到放,从无形到有形,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作好了准备。

1、知识目标完成良好。

认识校园对我们带来的文化;更好关注校园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形成“我们的七彩梦,从点滴做起”的意识观念。学生通过提前预习,查询资料,初步了解了校园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生活垃圾对校园造成的污染,燃烧秸秆等对校园的影响等等。学生同时也知道了如何我们的七彩梦,比如学生从自我做起,低碳出行,生活、学习中如何掌握我们的七彩梦等知识。

2、能力目标完成预期。

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主题生成课时,学生能根据目前的天气情况及老师准备的课件中,提出雾霾成因、校园保护与身体健康、垃圾的分类、环保小知识、环保小方法等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转换成课题去研究。

学生通过网上查询资料、书籍查询、向家长请教,并把这些资料进行梳理汇总,锻炼了学生分析、整理资料、梳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小方法探究主题中,学生向家长请教,并对比家长小时候的校园印象,锻炼了学生类比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比如:在第二课时小组活动方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分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在小组内作用,加强了小组成员内的交流,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4、通过第三课时问卷调查,第四课时实践采访,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面对陌生的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和采访活动,锻炼了学生合作意识,增加了社会活动实践能力,为孩子们将来步入社会增加经验积累,同时也通过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第五课时的成果展示,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学生敢于把自己对课题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这是在文化课程中很少见到的。

5、情感得到升华。

通过《我们的七彩梦》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交流的多了,彼此之间的沟通顺畅了,在小组活动中孩子的情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彼此之间都能相互帮助了,更能互相忍让对方了。通过本次实践后,孩子们意识校园保护的重要性,知道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意识到了如果没有校园保护意识,对人类来说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使孩子们从小树立了我们的七彩梦的思想意识,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陶冶了孩子们爱家乡爱护校园的情操。

6、不足之处。

(1)课题内容有些偏大,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深度不够,主要是受学生现有的知识面影响。

(2)教师主导课堂情绪调控有待加强,教师受学生的状态影响较大,不能很好的起到主导作用。

(3)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及采访时,应加大采访和调查区域,让更多的人更好了解我们的七彩梦。

学生行为规范抽测活动总结教学设计

自国家颁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来,特别是市教育局关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知下达以后,我校对此工作进行认真的部署、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做的扎实而有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本学期初,我校召开专门的会议,具体安排《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学习,落实事宜。校长负责本次活动的领导,督导工作,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学习,落实工作,其他教师协助任教班级搞好这次活动。学校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放在每个班级内,供学生参照学习,学校利用知识竞赛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常规加以宣传,帮助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正确理解常规各条款的含义。各班主任则利用班会、黑板报等形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常规。学校还对高年级学生规范进行了竞赛测试,公开评分。

在掀起学习背诵规范的同时,我校把落实守则,规范作为这次活动的重中之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早上,同学一到校,就开始打扫卫生区,把整个校园清扫的一尘不染。为使学生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学校进行了卫生,纪律量化评比,即地面、门窗、墙壁、桌凳、黑板报、卫生区、个人卫生、品德、安全、站队、共分十项,每项满分为十分,有问题者,酌情扣分,赵校长亲自监督,一日数检查,一天一评比,一周一小结。优者表扬,次者批评,一周之后,整个校园变的洁净,美丽。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着校园,净化着校园,更净化着学生每个人的心灵。

通过规范的学习落实,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珍惜一滴水,节约一度电。懂得要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做到了待人文明有礼。学校提出了弘扬孝的美德,为自己的父母洗洗脚、梳梳头、捶捶背的倡议后,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校园里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关心他人,快乐自己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我校落实守则,规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次竞赛展示了我校学习守则规范结下的丰硕成果,弘扬了正气,也是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落实规范的缩影。

活动教学设计

科目:

语言名称:小蝌蚪找妈妈。

准备:图片、头饰。

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2)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

重点: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活动过程。

课前整理:《大拇哥》。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她呀!(想)这位新朋友是专程过来看太阳班的小朋友们的。那老师去帮你们请她。(戴着青蛙头饰出来与小朋友对话)青蛙: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青蛙妈妈,你们见过青蛙吗?(见过)那么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今天我来,是想让小朋友们知道青蛙的成长历程,你们想知道吗?(想)那就让你们的老师开始给你们讲故事吧!故事里的内容会告诉你们青蛙的成长过程,好吗?(好)那我先走了,我们一会儿再见!拜拜(老师出现)小朋友们喜欢青蛙妈妈吗?(喜欢)青蛙妈妈让我给你们讲一个青蛙成长过程的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小朋友们呀要认真听因为老师等会儿会有问题问你们,回答对了有奖励!

首先出示白板的图片。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老师中间戴头饰配合故事的内容)。

(1)青蛙妈妈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了什么?

(2)天气变暖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变成了什么样子?

(3)小蝌蚪先长出的是什么腿?

(4)小蝌蚪又长出了什么腿?

(5)最后他的什么不见了?活动总结。

附录:小蝌蚪找妈妈。

春天来了,冰雪都融化了。有一只青蛙从洞里钻了出来,伸了伸懒腰,噗通一声,跳到了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了许多小卵,然后就游走了。

天气渐渐变暖了,池塘里的卵也有了变化。他们变成了许多大脑袋黑身子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一切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一天小蝌蚪们在池塘里玩耍,看见鸭妈妈再教小鸭子游泳。他们心想自己的妈妈是谁呢?于是去问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宽嘴巴。”小蝌蚪们谢过了鸭妈妈开始找他们的妈妈了。

小蝌蚪们游啊游,看见一条大鱼,她有大眼睛宽嘴巴这一定是妈妈。于是就迎上去叫道:“妈妈、妈妈。”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前边去找吧!”小蝌蚪们谢过大鱼妈妈又向前游去,不知不觉中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们看见了大乌龟有四条腿,以为他就是妈妈,都高兴的叫“妈妈、妈妈”!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你们到前边去找吧!”,他们游啊游游啊游。这时小蝌蚪的前腿也已经长出来了。

看见了一只大白鹅游过来,心想白肚皮她一定就是妈妈,于是都高兴的叫“妈妈”。大白鹅笑着说:“不、不、不,身穿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你们去那边找吧!”他们又继续去找妈妈。游啊游游啊游,小蝌蚪们没有发现他们已经快变成青蛙了。

他们游到了一片荷塘,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眼睛宽嘴巴,四条腿,白肚皮,身穿绿衣服的青蛙。于是高兴的叫道“妈妈妈妈”。青蛙妈妈看见小青蛙们激动的说:我的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来快到妈妈这儿来,只见他们前脚一跳后脚一蹬就跳到了妈妈的荷叶上。这时小蝌蚪们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从此以后小青蛙们每天跟着妈妈去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成了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他们幸福的生活着。

活动教学设计

科目:

小蝌蚪找妈妈。

图片、头饰。

(1)理解故事内容。(2)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了解故事内容。

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活动过程。

《大拇哥》。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她呀!(想)这位新朋友是专程过来看太阳班的小朋友们的。那老师去帮你们请她。(戴着青蛙头饰出来与小朋友对话)青蛙: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青蛙妈妈,你们见过青蛙吗?(见过)那么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今天我来,是想让小朋友们知道青蛙的成长历程,你们想知道吗?(想)那就让你们的老师开始给你们讲故事吧!故事里的内容会告诉你们青蛙的成长过程,好吗?(好)那我先走了,我们一会儿再见!拜拜(老师出现)小朋友们喜欢青蛙妈妈吗?(喜欢)青蛙妈妈让我给你们讲一个青蛙成长过程的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小朋友们呀要认真听因为老师等会儿会有问题问你们,回答对了有奖励!

首先出示白板的图片。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老师中间戴头饰配合故事的内容)。

(1)青蛙妈妈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了什么?

(2)天气变暖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变成了什么样子?

(3)小蝌蚪先长出的是什么腿?

(4)小蝌蚪又长出了什么腿?

(5)最后他的什么不见了?活动总结。

附录:小蝌蚪找妈妈。

春天来了,冰雪都融化了。有一只青蛙从洞里钻了出来,伸了伸懒腰,噗通一声,跳到了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了许多小卵,然后就游走了。

天气渐渐变暖了,池塘里的卵也有了变化。他们变成了许多大脑袋黑身子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一切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一天小蝌蚪们在池塘里玩耍,看见鸭妈妈再教小鸭子游泳。他们心想自己的妈妈是谁呢?于是去问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宽嘴巴。”小蝌蚪们谢过了鸭妈妈开始找他们的妈妈了。

小蝌蚪们游啊游,看见一条大鱼,她有大眼睛宽嘴巴这一定是妈妈。于是就迎上去叫道:“妈妈、妈妈。”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前边去找吧!”小蝌蚪们谢过大鱼妈妈又向前游去,不知不觉中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们看见了大乌龟有四条腿,以为他就是妈妈,都高兴的叫“妈妈、妈妈”!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你们到前边去找吧!”,他们游啊游游啊游。这时小蝌蚪的前腿也已经长出来了。

看见了一只大白鹅游过来,心想白肚皮她一定就是妈妈,于是都高兴的叫“妈妈”。大白鹅笑着说:“不、不、不,身穿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你们去那边找吧!”他们又继续去找妈妈。游啊游游啊游,小蝌蚪们没有发现他们已经快变成青蛙了。

他们游到了一片荷塘,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眼睛宽嘴巴,四条腿,白肚皮,身穿绿衣服的青蛙。于是高兴的叫道“妈妈妈妈”。青蛙妈妈看见小青蛙们激动的说:我的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来快到妈妈这儿来,只见他们前脚一跳后脚一蹬就跳到了妈妈的荷叶上。这时小蝌蚪们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从此以后小青蛙们每天跟着妈妈去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成了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他们幸福的生活着。

活动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活动玩手偶是结合了小班的主题"有用的小手"设计的集体活动,小班幼儿阶段最喜欢玩弄各种各样的玩具,小班后期幼儿自我表示的欲望明显增强。通过此活动欲培养幼儿简单的扮演能力,激发幼儿用手偶做载体自由创编对话,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还能进一步培养小朋友自编自演故事的能力。

1、尝试用手偶扮演,乐意用语言表达手偶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1、人手一只手偶。

2、音乐:找朋友。

一、介绍手偶。

(一)、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这些玩具朋友有个一起的名字叫手偶。

这些手偶的身体软软的,只能躺着,不会说话,不会动。手偶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会说话会扮演,他们想找一个喜欢他们、愿意协助他们的朋友,使他们的头、手、身体和小朋友一样都动起来。

二、尝试手偶的操作方式和简单的动作。

(一)、请每个幼儿选一个喜欢的手偶,试一试怎样帮它的头、两只手都动起来。

(二)、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身的方法。

(三)、教师介绍自身的操作方式。

1、尝试用手偶扮演儿歌。

我们一起来让手偶动起来--"欢迎欢迎,拍拍手""你好你好,点点头""跳一跳。转一转""再见再见,摆摆手"。(幼儿跟学两遍,要求手和嘴一起配合起来)。

2、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动起来方便吗?(幼儿再次尝试)。

三、用手偶跳朋友舞。

(一)、教师示范扮演朋友舞(左右手各套一个手偶)跳找朋友舞。

(二)、放朋友舞的音乐教师示范跳两遍。

(三)、幼儿找身边的一个手偶朋友,扮演朋友舞。(提升,你找到了谁说你的朋友啊?)。

(四)、我们的朋友真多啊,我们一起去找找外面的朋友一起跳舞。

活动教学设计

1、巩固本课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4、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

7、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巩固本课的生字,积累词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

4课时。

第一课时。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

一、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组成本单元的生字,再组成词语。

(一)读读本单元的生字,复习字形、巩固字音。

(二)读读横线左边的字。

(三)举例:光――()。

“光”加上一部分,可以组成本单元学过的哪个字?(恍)。

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恍”。在括号中组一个词。

(四)自主完成一题。

(五)集体订正。

二、读一读,背一背,你会有所发现。

(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注上拼音。

(二)读读第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表示秋天景象的词语)。

(三)背一背。

(三)口头填空:

秋()气()天()云()大()南()。

果实()()菊花()()()()红叶。

(四)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二组。

(五)你还能够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三、作业:

抄写词语,并且背一背。

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进行学习,探索,在探索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与带点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一)读读句子。

(二)分别说说括号中填写哪些词语。

(三)自主完成练习。第二句也可进行扩展独立找出与句字相反的词语。

(小-大、坠落-上升等)。

(四)读一读,大家评议。

二、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一)自己读读每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二)指生按原有顺序读读每句话,说说句子的主要意思。

说说这几句话主要讲什么事?

(三)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排排顺序,写上序号。

(四王全安)大家讨论句子的排序,说说理由。

教学反思:

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方法。

第三课时。

培养学生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听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自己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物品。

一、读读《口语交际》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活动前准备。

(一)学生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请家长帮助孩子挑选交易的物品,确实是闲置不用的、体积较小的一两件物品(玩具、书籍等)。

(二)想一想怎样介绍物品别人才能同意交换(如玩具的外形、特征、用途等,书籍的主要内容)。

(三)练习向家长介绍物品。家长帮助指导。

三、教师示范引导。

教师和一名学生进行交易活动,其他学生观看。

(一)要清楚明白地介绍物品的优点和用途,针对别人与自己有交换的愿望,做重点地说明。

(二)尽量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物品的需要。

(三)介绍时,要注意举止的文明礼貌。

四、学生展开交易活动。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物品交易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易的情况,并及时指导。

(一)选择不成功的例子进行展示。

学生谈一谈不成功的原因。

(二)选择成功的例子进行展示。

学生谈一谈不成功的原因。

五、学生今天交换物品时的体会。

教学反思: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注意文明礼貌,有个别的学生在语言的交流中有一定的困难,交际能力较差。

第四课时。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要有创新意识。

学生能够清楚明白的写出来。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都看过什么啊?大家特别喜欢看书,读过这么多的故事。其实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作家,今天就让我们去试着写一个童话故事。

二、出示大树图,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大树朋友。

1、点击出示大树图:仔细看看这是()的大树啊?

2、出示小鸟图,快看大树的好朋友小鸟也飞来了,

认真的看看这是()的小鸟啊?

3、点击出示;那么这些小鸟和这棵大树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去想象。

预设:

(1)出示(大树和小鸟图):这只小鸟在大树上会做些什么?在小组里先说一说。

(2)生说:(躲风雨):你多会想,由天气想到了大树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

(3)(躲避人):你更会想象了,由人想到了大树与小鸟之间的故事。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们更应该保护动物,爱护植物。

(4)(搭窝):小鸟的生活可真是离不开大树,再想想还有什么事让小鸟离不开大树?

(5)(给树啄虫):看来大树不仅帮助小鸟,小鸟也在关心大树呢?想一想,小鸟还能怎样帮助大树?(传播种子、粪便为大树增加营养给大树带去欢乐)。

4、总结:就是这样的一幅图,因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想象,所以说出了这么多精彩的故事。老师真佩服你们,我要为你鼓掌。

(2)现在你可就是这只啄木鸟了,你会怎样想?(点击出示:想?)怎样说?(说?)怎样做的呢?(做?)。

(3)大树和啄木鸟之间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

(4)谁来演一演?其他的小鸟认真听,他们哪儿说得好,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5)师生共同练说,哪棵大树想和我这只啄木鸟来说说啊?

(6)师:大树大树,你怎么了?让我飞一圈看看,帮你诊断一下吧,敲敲这没事,再敲敲,原来虫子都在这里呢,我赶快把虫子捉出来吧。大树别急了,你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7)除了谢谢我你还能说些什么啊?

三、总结:大家说说,我们怎样才能编出一个好故事啊?角色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样做的?这样你的故事就能更加吸引人了。

四、下面就请你做一个小作家,来写一写大树和小鸟的故事吧。你想写哪个故事?好,就请你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吧。

五、指导修改。

1、示范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2、一句一句读、修改。重点修改习作中的词语和句子。

“字”是否正确。

“词语”是否恰当。

“句子”是否通顺。

“标点”是否正确。

3、学生照样子修改自己的习作。

4、展示自己的习作。

六、讲评。

读一读你的作文,认真听他哪写得好,你有什么建议吗?

1、(水平稍差的学生):你今天的进步真大,完整地写下了这个故事,老师祝贺你,相信你的进步会更大。

2、(水平好的学生):你的故事写得多好啊,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一个有趣的好故事,还让大家学到了这么多好的词语,我们要向你学。

3、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看图写想象作文,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而且还编出了精彩的故事,收获真大。

教学反思:

学生在发挥自己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并对学生咋发言给予及时的指导,面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次综合活动,主要是朗诵描写、歌颂母亲河的诗歌、文章。

1.查找有关母亲河的诗歌文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认真练习、排练,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写一写参加朗诵会的感想,以"保护母亲河"为题,写一份倡议书,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步:准备资料。

一、布置任务。

在单元学习初,指导学生阅读本次综合活动的内容,指导学生确定准备哪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查找、准备材料。

第二步:练习、排演。

一、认真练习:

1.指导学生阅读活动提示,互相交流,说说怎样才能朗诵好。

2.认真练习。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几个人合作,集体朗诵。(可在课下进行练习。)。

二、排演。

1.个人准备好后,进行排演。指导学生加手势、配乐。

2.师生观看排演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同学们根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

第三步:召开朗诵会。

一、提出要求:

表演要认真,要入情入境,要满怀信心,精神饱满,观众要倾听、要细细品味。

二、朗诵描写、歌颂母亲河的诗歌、文章。

三、评议。

第四步:评议、写感想、写倡议书。

一、集体评议朗诵会。

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写一份以"保护母亲河"为题的倡议书。写完后,全班交流。

三、写一写参加朗诵会的感想。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写下来。

四、活动总结。

活动教学设计

1.感受年夜饭合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气氛,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和年夜饭文化。

3.谈话中能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介绍家中的年夜饭。

活动准备各幼儿带一张自己家里年夜饭照片。

1.引出主题。

师: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到处都喜气洋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什么呢?

2.围绕主题进行谈话。

(1)你们家的年夜饭是怎样的?

(2)请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说说自家的年夜饭。

小结:年夜饭也是中国人的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晚餐,也是每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的晚餐,过年的食物里都有些特殊的寓意。

(3)看图片和同伴讨论从食物的读音或形状联想说说食物的寓意。

(4)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食物寓意的猜想。

3.游戏——大声说出来。

(1)老师抽取出一张食物图片,幼儿用“吃一口,祝福一句”的句式说出吉祥话。

(2)幼儿两两结对,一个抽取食物图片,一个说祝福语。

了解祖国各地不同食俗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