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毕业论文范文 > 数控车床论文文献大全(20篇)

数控车床论文文献大全(20篇)

时间:2023-12-18 15:15:29

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的好帮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掌握一种文体的要领。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写论文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数控车床

作者单位:xxx。

摘要。

一.引言。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各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数控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了解数控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数控领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控技术(简称nc即numericalcontro1)应用于生产中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使传统的制造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nc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主流设备,是体现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现代机械制造业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尖端建设的战略物资。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根据2004年10月,完成的《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数控机床大致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能、高速、高精度化。

新一代数控机床为提高生产效率,向超高速方向发展,采用新型功能部(如电主轴、直线电机、lm直线滚动系统等)主轴转速达15,000r/min以上。计算机技术及其软件控制技术在机床产品技术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的复杂化,带来了机床系统及其硬件结构的简化,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日趋提高。一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如果能达到0.005mm(iso标准、统计法),就是一台高精度机床,在0.005mm(iso标准、统计法)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机床。高精度的机床,要有最好的轴承、丝杠。随着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的发展,精密度已达到微米级。

2.设计、制造绿色化。

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数控机床在设计时要考。

虑:绿色材料设计;可拆卸性设计;节能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模块化设计;

绿色包装设计等。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

重,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

素之一。数控机床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能否顺应环保趋势,加大绿色设计与。

制造的研制,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3.复合化与系统化。

工件一次装夹,能进行多种工序复合加工,可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

度,是机床一贯追求的。由于产品开发周期愈来愈短,对制造速度的要求也相应。

提高,机床也朝高效能发展。机床已逐渐发展成为系统化产品,用一台电脑控制。

一条生产线的作业。产品对外观曲线要求的提高,机床五轴加工、六轴加工已日。

益普及,机床加工的复合化已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4.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的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引入了自适应控制、模。

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控制机理,不但具有自动编程、前馈控制、模糊控制、学习。

控制、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三维刀具补偿、运动参数动态补偿等功。

能,而且人机界面极为友好,并具有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使自诊断和故障监控功。

能更趋完善。为日本mazak公司最新推出的e—zizith型卧式加工中心,将信息。

享.促进测量、建模、加工、操作一体化的4m智能系统。

5.数控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数控系统的网络化,主要指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他控制系统或上位计算机进。

造”,是机械制造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国际先进机床制造商当今标准配。

置的供货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在进口数控机。

床时要求具有远程通讯服务等功能。为模具车间利用kmein技术进行的网络化控。

制数控加工.数控系统的网络化进一步促进了柔性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发展,现代。

向发展。柔性自动化技术以易于联网和集成为目标,同时注重加强单元技术的开。

系统向开放、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6.数控系统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随着数控机床网络化应用的日趋广泛,数控系统的高可靠性已经成为数控系。

统制造商追求的目标。对于每天工作两班的无人工厂而言,如果要求在16h内连。

续正常工作,无故障率在99%以上,则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

就必须大于3000h。如主机与数控系统的失效率之比为10:l(数控的可靠比主机。

高一个数量级),数控系统的mtbf就要大于3h,而其中的数控装置、主轴及驱。

动等的mtbf就必须大于105h。对整条生产线而言,可靠性要求还要更高。

7.数控系统向复合化方向发展。

数控加工程序自动进行同一类工艺方法或不同类工艺方法的多工序加工,以完成一个复杂形状零件的主要乃至全部加工工序。

8.数控系统向多轴联动化方向发展。

加工自由曲面时,三轴联动控制的机床无法避免切速接近于零的球头铣刀端。

部参予切削,进而对工件的加工质量造成破坏性影响,而五轴联动控制对球头铣。

动控制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开发热点。

三.结语。

向。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

势,而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的数控。

产业不能安于现状,应该抓住机会不断发展,努力发展自己的先进技术,加大技。

术创新与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

距。力争早日实现数控机床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初级产品加工到高精尖产品制。

造的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四.参考文献。

[1]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毕承恩,现代数控机床(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邓奕,现代数控机床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梁训、王宣,周延佑.机床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01。

[5]刘新佳,主编切削加工简明适用手册零点工作室[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陈宏钧,主编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数控车床论文

刀具补偿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简化程序,即按零件的轮廓尺寸编程。

在加工前,操作者测量实际的刀具长度、半径和确定补偿正负号,作为刀具补偿参数输入数控系统,使得由于换刀或刀具磨损带来刀具尺寸参数变化时,虽照用原程序,却仍能加工出合乎尺寸要求的零件。

此外,刀具补偿功能还可以满足编程和加工工艺的一些特殊要求。

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

通过本文对数控车床的发展状况、国内外数控车床对比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这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我国数控机床的不足之处,虽然经济型的数控车床廉价,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更多的是需要高档次的数控车床技术。

所以加大对数控车床的创新力度,并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现有的车床技术,去解决主机虽大但不强、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的发展落后、高档次数控车床的关键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机床的可靠性并不高、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比较差等一些问题,以此来培育核心的竞争力,以期占领更多世界市场。

写论文参考文献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写论文参考文献

文献资料是多类型的,包括是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

当前,很多毕业生写论文参考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对国家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研究会论文等关注不够,因此参考的文献类型较少,出现比较片面、或研究不典型的情况。

从学术研究上来说,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专题来说,研究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比如国家政策不仅包含过去的研究成果,也包含目前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文献。

所以,文献综述要尽可能参考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做到全面有力。

二、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是渐进的过程,新的研究要依赖于过去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过度依赖就成为一种简单的重复。

目前,不少研究生写文献综述时,很难跳出别人的研究思路框架,不自觉的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用目前已有大量参考文献的研究领域作为选题,这些都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过度依赖的表现,这也导致很难有学术创新成果。

所以,写文献综述时,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文献综述是为了找到的研究起点。

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理论或观点,大胆的做出突破。

三、否定已有研究成果。

有些研究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热衷于否定已有研究成果,并以此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原创性。

要知道,文献综述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批判与肯定同时进行,当方面的批判或肯定都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客观的。

目前,很多毕业论文总是喜欢说自己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对别人的研究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

然而,其所谓的空白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研究意义重大但实在太难没人研究;二是研究没有意义或价值所以没人研究。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研究空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为了凸显自己而极力否定他人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没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在写文献综述时,应该客观的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对其局限性大做文章,这是对研究者的尊重,也能保证自己研究的客观性。

四、简单罗列文献。

文献综述应该是通过寻找各种文献的内在关联来实现学术增值,而不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罗列。

有些研究者在写文献综述时,会不自觉的将文献罗列在一起,将各种没有关联的文献罗列在一起确实会比较容易,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描述型文献综述,很难获得审稿人的认可。

由于文献繁多,很多原始文献是比较凌乱无序的,所以,作者写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即订正那些错误的材料,补充那些缺漏的材料,区分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过时的。

其次,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强有力的关联论证,即找出这些原始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如今天的研究跟过去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未来的研究同今天的研究有什么关联。

最终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下来写文献综述。

数控车床精度加工论文

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越高。一般机械加工精度是在零件工作图上给定的,其包括:

1)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理想尺寸相符的程度。

2)零件的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形状与零件理想形状相符的程度。

3)零件的位置精度:加工后零件的实际位置与零件理想位置相符的程度。

2、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即试切--测量--再试切--直至测量结果达到图纸给定要求的方法。

2)定尺寸刀具法: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

3)调整法:按零件规定的尺寸预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加工表面尺寸的方法。

4)自动控制法:使用一定的装置(自动测量或数字控制),在工件达到要求尺寸时,自动停止加工。

3、加工误差:实际加工不可能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的大小表示了加工精度的高低,

生产实际中用控制加工误差的方法来保证加工精度。

4、误差的敏感方向:加工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方向,为误差的敏感方向。例如:车削外圆柱面,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为外圆的直径方向。

二、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一般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同时作用,主要是分析各项误差单独的变化规律。

统计分析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中一批工件的实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用以控制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主要是研究各项误差综合的变化规律,只适合于大批、大量的生产条件。

三、原始误差。

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这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扩大、或缩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中凡是能直接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称为原始误差。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主要有:

1、加工前的误差(原理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定位误差)。

2、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3、加工后的误差(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以及、测量误差)等。

写论文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应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有多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写论文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论文,它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课题申报与撰写和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这门写作技能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献综述的基本特点,重新建构文献综述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才能撰写出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语言简练的文献综述,并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此,根据文献综述的概念和特点,笔者提出了撰写文献综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问题:

第一,国内外研究者对某一主题(或内容)进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问题。

第二,对于某一主题,国内外研究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

第三,对于研究结果,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即是回答“相关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的问题。

第四,该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贡献或效果?后世对该研究做出了何种评价?回答“研究怎么样”的问题。

上述的问题是构思文献综述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回答,那么这篇文献综述的主体内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还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则,才能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文献综述。

(一)选文献的“三最”原则。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收集和选用文献是前提。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出选用文献时的“三最”原则,即“最权威、最经典和最新的”原则。“最权威”是指当下某个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和最知名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教授的著作、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料,主要是学术论文;“最经典”是指在中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那些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书籍;“最新的”是指近几年来(一般默认为5年)发表的各种文章,而“最新的”资讯主要体现在报纸上,因为报纸信息更换速度和信息承载量都比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写“高等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例,“最经典”的文献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年出版的12本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学名著丛书,比如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诸如此类的名著就是经历过历史和世人的考验的学术专著,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就比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写文献综述中,连这种非常重要的文献你都没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就可以预想而知了。“最权威”的论文就是《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它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最新的”的文献就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教育报、教师报等报纸上传递的教育类的知识或报道。恪守这“三最”原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读文献的忠实原则。

在选择好文献之后,就是读文献。文献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评论的对象。阅读文献时,可以采取“史-著-论”的顺序展开阅读,才能更接近于对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谁是作者的观点,谁是前人的观点,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议论性的文字。特别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论著”的阅读法,笔者在此讲三者的顺序略微做了一下调整,提倡采取“史-著-论”的顺序展开阅读。理由如下:“著”和“论”的存在显著差异。著作类原创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逻辑关联性更强,而论文类知识涵盖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对著作类的解读或释义,算是比较二次性的作品。它研究的基础已经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献基础之上,而著作类,特别是学术专著,更多地体现出作者的原创性,它更多依赖于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它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某些研究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在对文献资料收集不全的情况下或者对文献资料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这就违背了对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原文原观点。尤其是一些外文资料。要做到忠实原则并不容易。某些主题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获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资料。造成这种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献资料的珍贵程度;三是学科专业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来执行和落实忠实性原则时就会大打折扣。

(三)写作时的综述结合原则。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综”“述”结合。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在广泛收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这样有选择性的综述文献就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只有把两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献综述。如你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德育方面的,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人大复印资料、百链图书馆和goolge学术收索等网站,发现关于德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就收集全面了。殊不知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献未能进入你的视野。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中关于德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该网站论文主要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道德教育研究》期刊发表的论文,而这一部分论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们常说常用的网站上查阅到。

(四)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文献综述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它的读者群体具有特殊性。主要供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社、研发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科研人员或教学人员阅读,简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鉴于这种特殊的读者群体,撰写文献综述时就需要考虑该群体的文化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在恪守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用专业和平实的语言写作,这样才能让读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实意思。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过程假想读者对象,写作过程倾诉或交流的目标人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另一层含义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通过读某人写的文献综述,我能从中收获什么呢?这篇文献综述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有时,你去读别人写的文献综述时,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类文章多半属于低水平高重复的文章。如果在读别人的文献综述时,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或读完之后意犹未尽之感,那么这类文献综述就算是比较上乘之作。换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中,站在读者的角度体验自己写出的文献综述是怎样的感觉,试想,它将给读者们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们善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为文献综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和质量。

综上,撰写文献综述较为妥帖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没有人可以评价他人的研究一点价值都没有。当然,这种“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适度,如果掌握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且对研究问题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多头螺纹的数控车床加工过程分析的论文

摘要:机床的核心部件是机床主轴,其主要功能是带动刀具或者是工件旋转来完成加工。数控车床中机床主轴的质量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车床加工零部件的质量与加工生产效率以及加工精确度。因此,我们想要提升机床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与部件的精度,就必须要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主要分析了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中的几个重点步骤,并对数控车床加工机床的主轴部件做出有关其优化研究,提出了车床加工工艺上的缺点与优化措施,找寻出影响加工质量与准确度的原因,从而提出措施增加车床加工效率。

关键词:数控车床;工艺优化;优化改进。

机床主轴的功能是以满足车床加工生产效率和加工精确度为前提的,有些传统的机床主轴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目前机床主轴的需求,其主轴精度与速度,以及功率和刚度的匹配特性相对较好,这样就要先考虑其质量。然而数控车床在加工零部件时,车削走刀数与参数的路径是提前设置好的,之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控制程序来进行操控车削进行加工。所以,加工零件的生产效率与生产加工质量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就是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流程。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车床技术也得以进步,车床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都在提升,但是,在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合理规划性方面还存在问题,会导致车床加工产品在质量上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以下从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线路制定、刀具安装等几个步骤对零部件工艺优化改进进行分析。

1加工零部件工艺性分析。

在车床加工零件图纸的设计上,标尺寸必要以加工方便为主,在加工零件图纸上应直接使用统一基准并且要给出坐标尺寸,以利于在协调与编制程序上调节尺寸,要保持其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这样就算是在编制程序原点与检测基准等有关方面提供了不小的方便。可以让设计人员对车床加工产品的使用特性消除顾虑,在进行手工编制程序时必须要注意以计算基点坐标与其计算点,还必须要注意看其是否允许工件轮廓所需要的几何元素条件,在进行自动编程时要将其中所有的'元素进定义,加工零部件工艺性的分析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几个因素,并充分考虑其合理科学性的特征。

1.2需要数控车床加工的零部件其工艺性必须要适合数控车床加工特点。

在数控车床加工零部件时,第一要注意零部件的内控以及零部件的外形,对其进行统一尺寸与几个类型工具的选取,并且要尽量的减少在加工过程中更换加工刀具次数。车床所加工零部件的质量好坏与零部件轮廓形状与其圆弧半径有关。所以,在零部件开槽的内圆角不能过于狭小,因为这样有可能会没有相对应的加工刀具进行匹配还需要避免加工零部件的机构问题,如果加工零部件结构不好而发生的边缘应力集中,是会直接影响到加工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的。为了防止车床工件重复装夹,要避免发生两个加工面的尺寸与轮廓上的位置不相符合等。我们在安排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流程上可以尽量安排统一的定位标准。我们可以把相对应的加工零件基准孔用工艺孔,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也需要有基准定位孔。统一过的定位基准可以使用精准加工过的表面,这样做可以让装夹两次的误差得到降低。

2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序与加工方法。

2.1适当的加工工序。

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在装夹时能够一次性的完成所有工序或者是完成部分工序,要将诸多工序尽最大能力的集中在一起,这就需要提前分析图样中零件的整体,看其是否能完成一次装夹并进行顺利加工。在达不到的情况之下,我们就必须要尽量的减少装夹刀具的次数以及刀具的更换次数,并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精确度这两点进行重点考虑。在同一个工件加工面上所要采取加工工序的大致顺序是先进行粗加工,再进行半精度加工,精确加工等,还可以在零件表面进行粗加工与精加工相互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在数控车床加工中要制定优化加工路线必须要遵循其原则;第一减少刀具空程时间并且要保证加工路线短,还要将无效的程序减掉;第二是必须要保证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与表面精确度;第三是尽量简化编程让其用数值来计算;第四是要在数控车床中对点位的控制与对定位的准确度进行高标准的要求,在数控车床加工中机床刀具运动的路线并不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类似这样的机床中必须要以空行程最短为刀具走刀路线,其中刀具在机场主轴的方向上距离一定要进行确定,因为这个因素是要受到工件长度空行程影响的。

2.3使用适当的加工方法。

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必须要使用适合的加工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以及其加工精确度,才能够达到最初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机床加工中选择加工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零件的尺寸、形状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看其是否达标。要进行多种对比,经过对比要选用最高级别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然后根据生产加工设备的实际现实情况,在对于某些箱体表面孔选择铰孔方法,在箱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较大的孔,这样的孔一般都是采用镗孔,在相对较小的孔中,一般都是采用铰孔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加工过程中全面考虑到实际加工情况,要尽量的以提升生产效益和有效降低成本为主。

数控车床自身价格相对较高并且其在加工中的性能较好,因数控车床的设备特性,其所工作的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数控车床能够很好的完成复杂的加工产品。数控车床在编制程序中改良工步的问题是提升加工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全面考虑到数控车床加工工序中的工作路线和内容,要对加工路线、加工换刀点、加工对刀点以及车削参数等要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数控车床刀具安装期间要充分的考虑到统一加工工序并且要设置加工步骤编程的基准;装夹中要尽可能的减少装夹次数,在全部加工工序中争取完成一次性装夹,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数控车床的加工效果,防止占机人工调整的目。在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工零件在数量上不充足时,可以对数控车床的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是要时刻关注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尺寸和零部件之间的联系,第二是要保持坐标的方向与夹具的坐标方向都要相对稳定。这样做有利于降低数控车床加工的生产准备时间和生产基本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用数控车床进行机床主轴加工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加工生产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配置数控机床加工的使用。尤其是在数控机床使用中是不能对其进行错误的操作。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应让数控机床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生产效率,为企业收获到最大的利益。要想在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流程中得到优化,就必须要进行实践,还要对工作中的技术知识点进行记录、分析、总结等研究,将数控加工工艺优化流程运用在实际中,提升加工效率以及增加企业的经济。

参考文献:

[1]肖政添.有效改进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流程的途径[j].科技咨询,(18).

[2]郑志强,崔晓光.数控车床装配工艺流程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5).

[3]杨仲伟.数控车薄壁半球类零件夹具及加工[j].职业,(21).

论文会计文献

[7]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20xx.

[8]周新颖.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南华大学20xx.

[10]金曼.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xx.

[11]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与我国国家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xx(06):

[14]文硕着.世界审计史(第二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17]尹平.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

多头螺纹的数控车床加工过程分析的论文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实验经费投入成本,本文从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某高校为例具体进行改革效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应用价值管理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降低经费投入。

关键词:价值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教学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管理、价值管理是促使实验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实验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最佳管理办法。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推行价值管理办法,并结合其它现代管理技术,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实验室教学效果,使高校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将价值管理从企业走向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是市场经济化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与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实验教学管理的战略化长效机制,并应用于所有对实验教学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以帮助高校实验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1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各大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入,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实验室的资源投入不断增长,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实验室在运行管理期间,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实验设备经费紧张、实验设备利用率低下,实验室开放性较差等等问题日益显露,实验室教学并未达到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

2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创新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采用价值管理理论进行分析,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而价值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管理目标、管理结构和体系、管理战略和经营程序以及修补后的人力资源实践。推进高校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可以提高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率,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实验人才。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应强化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的新体系;同时应努力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力求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也必须跟得上高等教学的改革形势。价值管理主要是将教学成果在实验设备生命周期内得到最大化成效,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用价值管理公式进行表达如下:价值管理的公式为:v=f/c在本文中,实验教学的效果、科研成果就是实验教学的效益,价值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实行价值管理主体的效益最大化,那么本文中的v就是教学、科研成果;实验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师资配置就是实验室的主体行为功能;而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周期就是学校投入的成本。我们根据提升主体行为功能、降低成本来最终实现实验教学的利益最大化效果。那么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本文总结如下:

2.1引入价值管理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

由于大学中的学科较多,因此,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并且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每个学期都会安排相应的课时,并且实验课一般在院系指定的实验室中完成,但是这些课时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因此可以通过价值管理理论,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要求研究生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本科实验进行指导。这样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能力,也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指导人员和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体验式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安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动手的机会增加了,也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着重体现以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并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要在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在系列上区别于教师系列、行政管理系列,从属于技术服务系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以实验初级阶段的准备调试工作和实验收尾阶段的整理工作为主,继续执行主讲教师必须指导一个批次的教学实验的制度。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工作、仪器设备的整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等都是由实验人员负责的,这样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2科学全面建设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增设安全管理制度,延长实验室的使用寿命。高校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和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学期入学后,必须尽快完成一次实验室安全指导课程,实验室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介绍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理论,学生必须通过书面的安全测试来掌握一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参与者必须熟悉《实验室紧急情况程序手册》,实验室的楼层管理员必须负责。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制上,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灵活性。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实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2.3将价值管理融入实验教学过程,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实施价值管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标准,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方法上实现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等措施以巩固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及时更新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定期修改实验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对修改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制定与实验项目相配套的实验计划书、项目书。每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确保实验内容的更新率在5%~10%;努力减少传统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方法;融入学科前沿知识,不断增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比重;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努力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达到实验的最大效果,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

2.4增加实验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比例,颠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适量的选作实验,以供优秀学生和有兴趣的学生独立选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设实验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在每位学生入学时发送一张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实验评价信息的磁卡(该生的历次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出勤状况等信息)。实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磁卡查询该生的各项实验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校实验中心每年、院中心实验室每两年至少在省及省以上部门组织的实验教学、教改、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和自制实验仪器等活动中获一项以上课题或奖项。

2.5全面开放实验室进行体验式教学。

学校内部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施实验预约开放体系,保证课内课外实验的正常有序的开展。实验室开放措施:为适应学生规模的扩大和学分制的要求,2014年底前,各级实验室首先实现时间上的全天候开放。在实验教学内容上,2014年底前各实验室下属的每一实验模块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实验项目,2016年底前每一实验课程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项目。在实验对象上,各实验室对博士生要完全开放,对硕士生要大部分开放,对本科生要尽力开放。2015年底各实验室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制度,实现对校外开放提供有偿服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

2、数控机床机械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3、重型汽车纵梁数控冲孔机控制系统技改研究与应用。

4、基于数字化编码-播放体系结构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

5、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机床多目标优选法研究。

6、基于cbr技术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7、面向pdc钻头的三轴数控机床改进模块研究。

8、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数控机床控制算法设计。

9、数控系统小线段平滑过渡算法的半硬件仿真与验证。

11、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2、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

13、数控机床系统稳定性研究。

15、双枪纵缝数控焊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16、数控机床控制及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与实现。

17、数控加工中心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探讨。

18、巧用综合编程方式提高数控铣加工效率初探。

19、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21、浅谈数控铣加工要素及编制。

22、数控超精密加工精度控制研究。

23、现代机械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使用分析。

24、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

25、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策略。

26、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27、关于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探讨。

28、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

29、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30、数控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梁预制工程中的应用。

31、《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2、数控机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3、浅谈互联网技术在数控机床管理与维修中的应用。

34、数控机床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35、普通机床改造数控机床的技术要点。

36、模具制造的数控加工技术探讨。

37、谈便捷化学习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8、提高数控编程加工效率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39、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装备中的运用。

40、软笔书法文字的数控加工技术。

41、数控机床电气安全检测技术探讨。

42、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现状与对策。

43、智能数控机床及其技术体系框架。

44、插补技术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45、浅论现代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制造的促进作用。

46、浅谈数控技术课程改革。

47、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机床维修。

48、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

49、基于catia平底铣刀五轴数控编程技术研究。

50、浅谈《数控编程》课程的课件制作技巧。

51、数控编程的路径优化分析。

52、浅谈数控编程在教学中的体会。

53、数控编程实验的分析和优化。

54、《数控编程学习与实践》课程建设及实施。

55、论数控加工中的参数化编程。

56、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关键问题分析。

57、一种数控编程阵列特征的识别算法。

58、运用参数化方法提升数控加工编程的效率。

59、优化数控编程提高加工效率。

60、梯形螺纹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研究。

61、新时期机械数控加工编程技术的探究。

62、非圆曲线数控编程技巧。

63、数控plc编程常见问题。

64、数控考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65、高职高专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兴趣班研究。

67、数控设备操作检修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68、研究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69、数控车床长盘液压缸漏油修复。

70、数控车间供电质量缺陷及对策。

71、编制cnc数控程序应注意的问题。

72、数控机床编码器的电池盒与电池更换。

73、浅谈数控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74、数控机床维修的具体措施分析。

75、数控机床维修改造中的问题与对策。

76、试论薄壁零件数控车工的加工工艺。

77、浅谈数控铣削的精度控制。

78、试论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79、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研究。

80、数控铣床手动对刀的常用方法。

82、基于工艺特征的数控编程方法研究。

83、数控机床变频器故障维修。

84、移动式数控火焰切割机料架研制。

85、某航空整体叶轮高效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86、双凸板材件的数控渐进成形研究。

88、提高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率的方法探讨。

89、影响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因素及方法分析。

90、数控机床定位精度的综合分析。

91、数控机床气液增压式打刀缸结构改进研究。

92、数控加工实习课程改革浅谈。

93、薄壁管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研究。

94、机床数控部分硬件设计。

95、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控铣削加工切削参数优化。

96、如何在中职数控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97、数控加工机械零件中的专用夹具设计研究。

98、试论数控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99、数控液压缸控制性能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100、数控仿真软件及其在机床修调中的应用。

多头螺纹的数控车床加工过程分析的论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螺丝钉或是螺丝帽相关的东西,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离不开这些东西,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螺丝钉,还是螺丝帽或一些其他的与螺丝相关的东西都是由螺纹构成的。

在机械工业制造中,这些带有螺纹的零件运用的相当的广泛,而螺纹的加工却是一个难点。

因此,想要快速高效的提升产品的价值,必须要提高螺纹的质量。

关键词:螺纹的对刀;螺纹的加工;螺纹的检测。

在起亚数控车床上可以车削的螺纹包含了四种标准,分别是米制、英寸制、模数与径节制。

无论车削的螺纹是哪一种,车船的主轴和刀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连续的运动,即每转动一次主轴,相应的刀具需要均匀移动一个导程的距离。

一、数控加工普通螺纹之前的准备工作。

1.1普通螺纹的尺寸。

任何数控车床加工普通螺纹都需要一定的尺寸,进一步计算研究加工普通螺纹所需的尺寸,具体包含以下方面:

1.1.1加工普通螺纹之前的直径。

考虑到加工普通螺纹牙型会出现一定的膨胀量,加工螺纹之间零件直径为d/d-0.1p,也可以理解为螺纹直径减去0.1螺距,大部分状况下,要按照材料变形情况,小于普通螺纹具体在0.1-0.5之间。

1.1.2加工螺纹的进刀量。

可以按照螺纹的地径对螺纹的进刀量实行参考,也就是螺纹刀进到的最终位置。

螺纹的小径:大径-2倍的牙高,牙高=0.45p,应当要不断减少螺纹加工产生的进刀量,按照详细的刀具与工作材料确定进刀量。

1.2螺纹刀具的装刀与对刀。

1.2.1装刀。

较高或者较低安装车刀,当吃刀形成一定的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便会顶住工件,随着也增加了摩擦力,这时候就会顶弯工件,甚至产生啃刀问题。

假如较低,排出切屑就比较困难,在工件中心形成了车刀的进向力方向,横进的丝杠和螺母之间产生了较大间隙,造成了不断增加了吃刀深度,进而抬起了工件,因此产生了啃刀问题。

这时,应当对车刀的高度有效调整,有利于刀尖和工件轴线保持在相同的高度。

在粗车或者半精车的过程中,刀尖所在位置要比工件所在的位置高出大概d(d指的是被加工工件的直径)。

1.2.2对刀。

工件的装夹缺乏稳定时,工件本身的柔韧性无法对车削的刀削力积极承受时,就会形成很大的挠度,改变了工件和车刀的重心高度,加深了切削深度,产生了啃刀问题,此时,应当固定工件装夹,可以将尾座顶尖,进一步加大工件的刚性。

二、数控加工普通螺纹的方法。

当前,在数控车床中,通常情况下切削螺纹加工方法包括g32直进式切削方法、g92直进式切小方法和g76斜进式切削方法,但是由于不同的切削方法,编程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形成不同的加工误差。

2.1g32直进式切削方法。

由于两侧的刀刃同一时间开展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切削力,排削工作也十分困难,因此在开展切削工作时,非常容易磨损两侧的切削刃。

当螺纹切削螺距较大时,由于形成了较大的切削深度,也会对刀刃造成较大磨损,导致螺纹形成了中径误差。

但是,牙形加工精度也要求很高,因此在通常状况下,一般用于加工小螺距螺纹。

在刀具移动刀削时,都需要编程积极实现,因此造成了较长的加工过程。

另外由于十分容易磨损刀刃,因此加工时需要经常组织测量。

2.2g76斜进式的切削方法。

由于采取的单侧刀刃加工,非常容易磨损和损伤刀刃,导致加工螺纹面不直,改变了刀尖角,就导致牙形拥有较低的精度。

但是由于其采取但刀刃开展工作,刀具承受的负载不大,较为容易进行排屑,同时形成了递减式切削深度,因此,通常在大螺距的螺纹加工中采取此方法。

由于该加工方法容易排屑,加工刀刃工况良好。

所以,在要求螺纹精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一加工方法十分便捷。

当加工高精度螺纹时,可以采取两刀加工方法,也就是先采取g76方法实施粗车,之后采取g32加工方法实施精车,其中刀具必须保证准确的起始点,否则,容易产生乱扣,报废零部件。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要想提高数控螺纹加工的精度,必须要从刀具的几何参数、切削液以及程序的编程这三方面进行提高。

3.1选择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

在螺纹刀的两个刀刃上摸出宽度为0.2~0.4mm倒棱,r=5°,刀尖角应减小30°,磨成59.5°。

在安装螺纹车刀的时候,尽量缩减伸出来的长度,防止由于缺乏刀杆刚性进一步造成切削发生振动。

安装螺纹车刀高度也需要关注,较高,后刀面便会顶住工件,加大了摩擦力,进一步形成了扎刀问题;较低,不容易排出切屑,就会把工件顶起,造成“轧车”。

因此,正确的位置是工件中心比刀尖位置低0.1~0.3mm。

3.2选择切削液。

在对螺纹进行切削过程中,科学选择切削液,能够减少切削形成的热量,避免由于温度较高形成的误差:在金属表面产生薄膜,在工件和刀具之间减少摩擦力,还能够清除铁屑,减少工件表面形成的粗糙程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刀具的磨损。

3.3对编辑的程序工艺处理。

由于不同的切削方法,自然程序编程也不相同,造成了不同的加工误差,因此操作应用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并且采取科学的编辑指令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使零件质量良好。

3.4检测普通螺纹。

通常情况下,测量保准的螺纹一般采取螺纹环视或者塞规的方法。

对外螺纹测量时,假如恰好旋进螺纹过端环规,可是止端环规旋不进,表明螺纹符合加工要求;反之,则不符合要求。

在对内螺纹进行测量时,采取螺纹塞规,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除了采取螺纹环规与塞规测量之外,还可以通过螺纹千分尺对螺纹中径和齿厚进行测量,通过游标卡尺对螺纹中径和蜗杆节径齿厚进行测量,采取量针按照三针方法对中径进行测量。

结语。

综合分析,在数控车削螺纹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形式的故障,不但包含了设备因素,还包含了刀具和操作人员的因素,在解决故障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情况详细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检测和诊断方法,寻找对其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且采取科学措施,车削出高品质、高质量的螺纹。

参考文献。

[1]鲍志扬.浅谈数控车床普通螺纹的加工[z].中国数控教育网,.

摘要:螺纹加工是车床操作工必备技能。

在目前的数控车床中,螺纹切削一般有g32直进式切削方法、g76斜进式切削方法,结合我院实践教学融入质量控制技术,争取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及高的合格率。

在目前的数控加工中,螺纹切削一般有两种方法:g32直进式切削方法和g76斜进式切削方法,由于切削方法不同,编程的方法不同,加工误差也不同。

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

我国该车床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经济性卧式数控车床、普及型数控车床与中高档次的数控车床这三种形式。

当然这种经济型车床,因物美价廉,在很多企业初期,被广泛的需要,尤其是民营企业,并且也是我国目前数控车床的主流产品。

中档次车床,国产的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但高档次的大部分是进口的或者合资生产的。

这就透露出我国数控车床的薄弱之处。

虽然,在近些年开发了一些中高档车床如拥有y轴的车削中心、倒置顺置的主轴立式车削中心等数控车床,但这种高档次的数控车床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需要在进一步的开发市场,获得国内外用户广泛的认同。

再者科技的基础有些薄弱、创新的能力不够;

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能等不强;

其功能部件存在这滞后性等。

数控车床的多任务和多轴加工被广泛的应用到能源、航空航天、船舶及汽车等行业;

对机床的补偿与误差检测功能变得更加的强大,这使得我们能够做完车床补偿测量在合理的时间内。

许多国外大企业都是基于以上特点来生产高档次机床的,如日本山崎马扎克、英国普瑞泰克公司、美国哈挺公司和德国德玛吉公司等。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流程研究论文

数控车床集电信号,机械操控,液压控制,微电子技术的综合载体,其工作原理是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数控车床有一个专门的操作平台,供程序员进行编程处理,要按照编码把要加工的工件详细信息输入进数控机床里,通过微电子芯片进行运算,指定机床的加工方案,一台数控车床,要想应用首先是设定程序加工程序,拿过来一个零件样本,通过人工分析,确定加工的方式方法,选择道具与夹具,然后确定刀的走向以及路线,深浅等等,编程人员要对零件样本进行检查,确定几何形状,尺寸及工艺要求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数控机床使用的基础知识,如数控机床的规格、性能、数控系统的功能等,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规格,精密度高的零件。

数控车床编程首先分为四步,第一步是:明确加工工艺的过程。要通过专业的数控车床编程人员对示例工件进行该有的分析,确定工件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是由什么材料制成,选择什么刀具,选择什么样的夹具,从哪下刀,刀的走线,线的深浅等等都要通过一个优秀的数控车床的编程人员来事先设定好的,所以一个工件是否能制造成功,编程人员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步是:精确的测量值计算,在经过了第一个步骤以后,编程人员要运用测量工具,测量刀的走位,以及刀是以什么中心运动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到刀位的测量数据。一般的数控系统里会提供一些常规的集合图形的数据,如圆形,直线型等等,但是注意在加工,如果刀工轨迹有误的话,工件指定不合乎规格,如果这种不合乎规格的工件,流入市场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所以一定要有检测员检测,否则难以完成。第三步,编制加工程序和校验方法,经过以上两个步骤以后,便可以写程序来加工工件了,编写程序编制人员使用数控系统程序指令,按照数控车床厂家规定的程序格式输入,程序录入人员,必须对该机床的功能了如指掌,对代码程序也要非常熟悉,才能完成工件制作程序的设定工作。第四步骤序检验及试切削,在系统中输入以编写好的程序,在正式发表之前检验。通常可采用机床空运转的方式来检查。

3结论。

社会进步发展,工业水平也不断发展,所以数控车床的应用于众多的工厂,在生产中,现在很多工作都讲究自动化,从工厂到银行,从学校到研究院各个都讲究办公自动化,那么什么是自动化,就是一切尽量通过电脑,机械来完成生产,安装等一系列的工作,自动化的特点就是工件精度高准、确性高,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系统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提升传统制造水平,而且能够满足高技术发展要求。由于数控机床的参与,大大节省了人力,使产品得到了质的飞跃,工业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准,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所以工业水平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多头螺纹的数控车床加工过程分析的论文

在数控车削中,程序贯穿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加工方法不同,编制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选择最合理的加工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合适的g命令等细节出发,分析在数控车削中程序的编制方法。

分析零件图样是工艺准备中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零件的编制及加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分析加工轮廓的几何条件:主要目的是针对图样上不清楚尺寸及封闭的尺寸链进行处理。

分析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以确定控制其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如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分析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对于数控切削加工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主要受机床机械运动副精度的影响。在车削中,如沿z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与其主轴轴线不平形时,则无法保证圆柱度这一形状公差要求;又如沿x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与其主轴轴线不垂直时,则无法保证垂直度这一位置公差要求。因此,进行编程前要考虑进行技术处理的有关方案。

分析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材料与热处理要求,毛坯的要求,件数的要求也是对工序安排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参数。

二、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并使其最短。

确定走刀路线的工作是加工程序编制的重点,由于精加工切削程序走刀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因此主要内容是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线。走刀路线泛指刀具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直到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使走刀路线最短可以节省整个加工过程的执行时间,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消耗及机床进给机构滑动部件的磨损。下图1所示为三种车锥方法,用矩形循环命令进行加工,来分析一下走刀路线合理确定。

图1a为平行车锥法,这种方法是每次进刀后,车刀移动轨迹平行于锥体母线,随着每次进刀吃刀,z相尺寸按一定比例增加,与普车加工锥体方法相同,使初学者易懂。z向尺寸的计算方法是按公式c=d-d/l得出。若c为1:10,含义是直径x上去除1毫米,长度z上增加10毫米。按该比例可以很简单的进行编程,并且可以保证每一次车削的余量相同使切削均匀。图1b为改变锥角车锥法,是随着每一次x向进刀,保持z向尺寸为图纸尺寸,每一刀都改变了锥角的大小,只有最后一刀是图纸要求的锥角大小。这种车锥法可以不必进行每次z向尺寸的计算,但在加工中由于z向尺寸相同,使加工路线较长,同时切削余量不均匀,影响工件的表面尺寸和粗糙度,一般适合于锥面较短,余量不大的锥体中。图1c为阶台加工锥体法,这种加工法是每一次走刀轨迹平行于工件的轴线,加工出许多小的阶台,最后一刀车刀沿锥体斜面进行走刀,这种加工方法要先做1:1比例图,否则易车废工件,由于是台阶状,所以余量不均匀,影响锥面加工质量。

显然,上述三种切削路线中,如果起刀点相同,则平行法车锥体路线最合理,生产中常用此法进行加工。

三、合理调用g命令使程序段最少。

按照每个单独的几何要素(即直线、斜线和圆弧等)分别编制出相应的加工程序,其构成加工程序的各条程序即程序段。在加工程序的编制工作中,总是希望以最少的程序段数即可实现对零件的加工,以使程序简洁,减少出错的几率及提高编程工作的效率。

由于数控车床装置普遍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运算的功能,除了非圆弧曲线外,程序段数可以由构成零件的几何要素及由工艺路线确定的各条程序得到,这时应考虑使程序段最少原则。选择合理的g命令,可以使程序段减少,但也要兼顾走刀路线最短。如加工上图1的零件,如果毛坯均为棒料,可以用直线插补命令g01进行编程,也可以用矩形循环命令g90进行编程,还可以用复合循环命令g71进行编程,都可以加工该工件。如下图2所示,图2a为用g01命令确定的走刀路线,与图2b用g90命令确定路线相同,但用g01时编程复杂,程序段较多,常用于精加工程序中。图2c为用g71式加工路线,首先走矩形循环进给路线,最后两刀走轮廓的得等距线和最终轮廓线,走刀路线不是很长,且切削量相同,切削力均匀,与g70命令合用还可以使程序编制简单,编程时常用。如果使用的数控车床没有此命令,应该首先选用g90矩行循环命令进行编程。所以在编程中要灵活应用,选用合理的g命令进行程序编制。

对于非曲线轨迹的加工,所需主程序段数要在保证其加工精度的条件下,进行计算后才能得知。这时,一条非圆曲线应按逼近原理划分成若干个主程序段(大多为直线或圆弧),当能满足其精度要求时,所划分的若干个主程序的段数应为最少。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计算的工作量,而且还能减少输入的时间及内存容量的占有数。

四、合理安排“回零”路线。

在编制较复杂轮廓的'加工程序时,为使其计算过程尽量简化,既不易出错,又便于校核,编程者有时将每一刀加工完后的刀具终点通过执行“回零”指令(即返回对刀点),使其全返回对刀点位置,然后在执行后续程序。这样会增加走刀距离,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在合理安排“回零”路线时,应使其前一刀终点与后一刀起点间的距离尽量减短,或者为零,即满足走刀路线最短的要求。

五、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数控车削中的切削用量是表示机床主体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大小的重要参数,包括切削深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它们的选择与普车所要求的基本对应一致,但数控车床加工的零件往往较复杂,切削用量按一定的原则初定后,还应结合零件实际加工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利用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上各种倍率开关,随时进行调整,来实现切削用量的合理配置,这对操作者来说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加工经验。

六、编程中细节问题处理。

1、注意g04的合理使用。

g04为暂停指令,其作用是刀具在一个指令的时间内暂停止加工。该指令由于不做实际的切削运动,常常被忽略。但它在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及在切槽、钻孔改变运动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好处,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切槽、钻孔时为了保证槽底、孔底的的尺寸及粗糙度应设置g04命令。

(2)当运行方向改变较大时,应在该改变运行方向指令间设置g04命令。

(3)当运行速度变化很大时应在其运行指令改变时设置g04命令。

(4)利用g04进行断削处理,根据粗加工的切削要求,可对以连续运动轨迹进行分段加工安排,每相邻加工段中间用g04指令将其隔开。加工时,刀具每进给一段后,即安排所设定较短的延时时间(0.5秒)实施暂停,紧接着在进给一段,直至加工结束。其分段数的多少,视断削要求而定,当断削不够理想时,要增加分段数。

2、粗精加工分开编程。

为了提高零件的精度并保证生产效率,车削工件轮廓的最后一刀,通常由精车刀来连续加工完成,因此,粗精加工应分开编程。并且,刀具的进、退位置要考虑妥当,尽量不要在连续的轮廓中切入切出或换刀及停顿,以免因切削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弹性变形,致使光滑连接的轮廓上产生划伤、形状突变或滞留刀痕等疵病。

3、编程时常取零件要求尺寸的中值作为编程尺寸依据。如果遇到比机床所规定的最小编程单位还要小的数值时,应尽量向其最大实体尺寸靠拢并圆整。如图纸尺寸为?80+00、026则编程时写x80.013.

4、编程时尽量符合各点重合的原则。也就是说,编程的原点要和设计的基准、对刀点的位置尽量重合起来,减少由于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加工误差。在很多情况下,若图样上的尺寸基准与编程所需要的尺寸基准不一致,故应首先将图样上的各个基准尺寸换算为编程坐标系中的尺寸。当需要掌握控制某些重要尺寸的允许变动量时,还要通过尺寸链解算才能得到,然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编程工作。

5、巧利用切断刀倒角。对切断面带一倒角的零件,在批量车削加工中比较普遍,为了便于切断并避免掉头倒角,可巧利用切断刀同时完成车倒角和切断两个工序,效果较好。同时切刀有两个刀尖,在编程中要注意使用哪个刀尖及刀宽问题,防止对刀加工时出错。

总之,数控车床的编程总原则是先粗后精、先进后远、先内后外、程序段最少、走刀路线最短,这就要求我们在编程时,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大量的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或修正,做到编制的程序最实用。

论文中参考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逐渐朝着数字化、新信息的方向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社会充满数据,因此,使得数据成为了新的信息资源,需要人们进行适当的利用,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要求。基于此,导致呈现指数形成增长,并且变的更加复杂化,使得大数据区别与传统的数,增加了内涵。可视分析实际是一种融合了信息可视化、科学可视化、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信息论、认知科学等方面的新方向学科。可视化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能够利用交互式可视化界面来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可视化基本流程为数据、知识、循环数据,主要包括可视化技术以及自动化分析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自动化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的时候,在使用能够进行分析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能够进行信息可视化的界面来融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得到观察大数据的能力[1].

2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2.1文本可视化。

作为大数据时期文本可视化数据的一个典型文本信息,实际上也是最主要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也是物联网通过一定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类型,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文本形式的电子文档。文本可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观的体现文本主要优势和特点,例如,逻辑结构、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主体聚类等。最基本和典型的文本可视化就是标签云,依据词频来合理的把关键词进行排序和归类,然后利用一定的颜色、大小等属性来进行文本可视化。

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字体大小展现的关键词使用在互联网中主题热度的`识别。随着关键词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设计阀值,就会出现重复覆盖以及局部密集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提供一定的交换窗口来操作[2].

2.2网络可视化。

在大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关系就是网络关联,例如,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实际上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网络信息。依据连接拓扑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直观的体现出网络中隐藏的关系。例如节点,实际上是进行网络可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在大规模边和节点的网络中利用有限空间进行一定的可视化,是现阶段大数据研究的重要和难点。除了能够可视化静态拓扑关系,还具有相应的动态流动演化性,所以对动态网络进行一定的可视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随着网络中边和节点数目的增多,很容易出现覆盖、重叠以及聚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可视化,影响效果。因此处理大规模可视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图简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多尺度和层次聚类进行交互,把大规模数据变化为具有一定层次的树结构,然后利用多尺度进行不同的可视化。另一种是对边进行适当的聚集,保证具有清晰的可视化效果。这些都是简化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看出引入交互技术,是可视化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3].

2.3时空数据可视化。

时空数据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时间标签和地理位置的数据。

移动终端与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使得时空数据逐渐成为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数据类型。充分结合地理制图学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和研究空间和时间对于可视化表征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的展示空间和时间以及规律模式。大数据时代发展模式下,时空数据具有实时性和高维性,同时这也是数据可视化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信息随着空间和时间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可以利用信息对象来逐渐实现数据可视化。流式地图是最典型的可视化方式,充分融合地图和时间事件流。为了可以打破二维数据的局限性,出现了时空立体方,是利用三维模式来展现空间、时间、事件[4].

2.4多维数据可视化。

多维数据可视化实际上就是说拥有很多个维度的数据变量,在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商业智能系统、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多维数据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发现多维数据的模式和规律,合理展示不同纬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多维数据可视化具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图标、基于图结构、几何图形、基于层次结构、基于像素、混合方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几何图形是研究多维数据可视化的重点。

最常用的多维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就是散点图,二维散点图可以适当利用多维度中的两个维度综合的体现映射到两条轴上,利用不同的图形在二维平面内合理反映维度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等来表示一定的离线或者连续性。投影是从多维度方面来体现可视化的一种方式。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维度的属性值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体现多维度之间的关系[5].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式,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的弥补计算机自动化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可以很好的融合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和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在依据数据挖掘前提下进行的数据分析。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中参考文献

1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基本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逐渐朝着数字化、新信息的方向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社会充满数据,因此,使得数据成为了新的信息资源,需要人们进行适当的利用,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要求。基于此,导致呈现指数形成增长,并且变的更加复杂化,使得大数据区别与传统的数,增加了内涵。可视分析实际是一种融合了信息可视化、科学可视化、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信息论、认知科学等方面的新方向学科。可视化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能够利用交互式可视化界面来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可视化基本流程为数据、知识、循环数据,主要包括可视化技术以及自动化分析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自动化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的时候,在使用能够进行分析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能够进行信息可视化的界面来融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得到观察大数据的能力[1].

2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2.1文本可视化。

作为大数据时期文本可视化数据的一个典型文本信息,实际上也是最主要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也是物联网通过一定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类型,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文本形式的电子文档。文本可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观的体现文本主要优势和特点,例如,逻辑结构、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主体聚类等。最基本和典型的文本可视化就是标签云,依据词频来合理的把关键词进行排序和归类,然后利用一定的颜色、大小等属性来进行文本可视化。

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字体大小展现的关键词使用在互联网中主题热度的`识别。随着关键词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设计阀值,就会出现重复覆盖以及局部密集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提供一定的交换窗口来操作[2].

2.2网络可视化。

在大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关系就是网络关联,例如,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实际上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网络信息。依据连接拓扑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直观的体现出网络中隐藏的关系。例如节点,实际上是进行网络可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在大规模边和节点的网络中利用有限空间进行一定的可视化,是现阶段大数据研究的重要和难点。除了能够可视化静态拓扑关系,还具有相应的动态流动演化性,所以对动态网络进行一定的可视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随着网络中边和节点数目的增多,很容易出现覆盖、重叠以及聚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可视化,影响效果。因此处理大规模可视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图简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多尺度和层次聚类进行交互,把大规模数据变化为具有一定层次的树结构,然后利用多尺度进行不同的可视化。另一种是对边进行适当的聚集,保证具有清晰的可视化效果。这些都是简化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看出引入交互技术,是可视化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3].

2.3时空数据可视化。

时空数据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时间标签和地理位置的数据。

移动终端与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使得时空数据逐渐成为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数据类型。充分结合地理制图学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和研究空间和时间对于可视化表征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的展示空间和时间以及规律模式。大数据时代发展模式下,时空数据具有实时性和高维性,同时这也是数据可视化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信息随着空间和时间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可以利用信息对象来逐渐实现数据可视化。流式地图是最典型的可视化方式,充分融合地图和时间事件流。为了可以打破二维数据的局限性,出现了时空立体方,是利用三维模式来展现空间、时间、事件[4].

2.4多维数据可视化。

多维数据可视化实际上就是说拥有很多个维度的数据变量,在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商业智能系统、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多维数据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发现多维数据的模式和规律,合理展示不同纬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多维数据可视化具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图标、基于图结构、几何图形、基于层次结构、基于像素、混合方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几何图形是研究多维数据可视化的重点。

最常用的多维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就是散点图,二维散点图可以适当利用多维度中的两个维度综合的体现映射到两条轴上,利用不同的图形在二维平面内合理反映维度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等来表示一定的离线或者连续性。投影是从多维度方面来体现可视化的一种方式。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维度的属性值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体现多维度之间的关系[5].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式,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的弥补计算机自动化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可以很好的融合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和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在依据数据挖掘前提下进行的数据分析。

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

质量、效率是优良制造技术的关键。

2、多轴联动的加工与复合的加工。

使用这种5轴联动来对三维曲面的零件进行加工,还可用刀具的最佳的几何形状来进行切削,这样光洁度很高,同时效率也提高了。

3、网络化、开放式、智能化。

大量的采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的技术,这样机床制造厂商就可以通过远程技术体系,以此来实现工况的信息传输、查询、存储和显示,甚至是远程的智能诊断。

4、高柔性化。

所谓柔性也就是数控设备对适应加工的对象变化的能力。

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对加工对象变化有了很较强的适应性,并朝着单元的柔性化与系统的柔性化这个方向发展。

5、绿色化。

在当今世纪,数控车床应该把重心放在节能与环保上,也就是要努力做到切削加工的工艺绿色化。

而且绿色制造这种趋势将使得我国把环保节能车床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为我们将来占领更广泛的世界市场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