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大全(19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大全(19篇)

时间:2024-05-09 10:05:06

综合实践中的实验、调研等活动能够增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的综合实践范文吧,或许会有一些特别的灵感和思路。

小学生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

开展小学生“阳光心理”系列活动,在未成年人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通过德育载体的不断创新、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性、同伴之间的互育性、学生的自我教育性,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动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小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组长:

成员:

第一阶段(9月份):宣传发动阶段。

制定活动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工作宣传;填报瑞安市学校心理健康开展情况调查表,20xx年10月1日前由各教育学区汇总上报市教育局教科室。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至12月):实施阶段。

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当代心理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揭示了人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每个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个体都面临着共同的或类似的心理发展任务。尤其是小学学生,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学习过程的优化,职业意向的初步确立,人际间良好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心理任务。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选课程体系,分别开设以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交往艺术、情绪调节、良好的性格培养、正确观念、心理压力的应付、青春期性心理、等为内容的选修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

学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成绩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引起的无能感,长期学业失败造成的自尊心低落,过分强调竞争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造成的紧张与焦虑。事实证明,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解决学科教学这个环节,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了。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更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建筑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来得大。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0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向于稳定。因此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积极对待工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心理健康知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心理学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适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再次,学校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撰写心理健康论文,介绍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刊杂志让教师阅读,让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多渠道、多方面摄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营养,使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个别心理咨询是学校里辅导者运用心理学和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辅导对象一对一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辅导对象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

作好个别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心理咨询室建设应具备了以下条件:

2、建立心理资料库,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建立了学生的心理档案。

3、建立了心理健康email,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e-mail寻求帮助。

(二)咨询室同时也可以作为心理放松室。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调适,将会形成累加效应,最后导致心理崩溃。心理放松室就是学生宣泄不良情绪,降低焦虑,寻找心理平衡的场所。采用温馨的颜色、使人全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在心理咨询室隐蔽处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找回平衡。

(三)个人心理咨询的.内容。

主要有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交往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正如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所说:“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问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辅导的内容应不同。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对自己青春期的个体发育、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迅速发展。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有力保证。

要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各种能力达到最佳状态,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理问题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许多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但由于有思想上的顾虑,不愿让别人知道,也有不少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缺少对自己的了解,并不知自己有心理问题。怎样化被动为主动,使心理工作者不是去等问题,而是主动找问题?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如条件允许可以每年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依次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存入档案。

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许多心理咨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家庭。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子(女)三人结构的核心家庭,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托在掌上怕掉了”。对子女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任性、懒惰、依赖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不少家长缺乏心理学素养,关注子女的衣食住行及学习成绩大大超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与子女的“代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家访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人的情绪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若缺少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就像一个人缺了一只胳膊,是不完整的。因此创设一种氛围,影响学生心理十分重要。第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完善自我及调节情绪的方法、案例分析、热点追踪、心理故事、学生论坛、专家论坛、心理测试等。第二、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校园心理剧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与困惑等,以小品表演、分角色扮演、一幕幕的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溶入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同时,使观看演出的老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在创作和表演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在参与的实践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学生通过观看和参与心理剧的演出,提高了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有利于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角色互换,学生们对他人的感受更为敏感,有利于控制与他人发生冲突时的个人情绪。通过体验和感悟,学生学会了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好方法,有利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心理剧,想象力、创作能力、表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校园心理剧把深藏在我们家庭以及校园里的一些案例情景具体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春天时,嫩绿的树叶开始冒出来了;夏天时,嫩绿的树叶越发茂密,变得郁郁葱葱;到了金黄的秋天,绝大部分的树叶开始变黄,从树上翩翩地落下来,静静等候着冬的来临。生活中,叶——无处不在。“为什么每片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有的树叶到了秋天就会变黄了呢?”“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握着手中墨绿的叶片,望着飘零的枯叶,孩子们常会好奇地问。被成人忽略的树叶,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却映出了情趣,也映出了一些困惑。以“树叶探秘”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亲近自然,触摸自然,享受快乐,获得知识。

1、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2、学习制作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4、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出出来,具有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6、通过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合作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7、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活动时间从9月至11月,具体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二)采集树叶,学会保存(3周)。

(三)发挥想象,设计作品(4周)。

(四)成果展示,体验快乐(1周)。

1、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校周围是一片小树林,活动课上,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树林,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落叶,他们显得有些兴奋,自行开始活动了,多数女孩子小心翼翼地捡起落叶,凑到一起谈论着,有部分男孩子用树枝在大树下挖坑,把落叶埋在地下,我引导孩子交流:喜欢树叶吗?为什么?孩子们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树叶可以做书签。”有的说:“树叶形状多,颜色多,很美。”有的说:“我可以将这美丽的树叶画下来,做成美丽的手抄报。”还有的说:“树叶可以制作出各种漂亮的贴画。”等等。接下来,我让大家围绕落叶给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定一个课题。集思广益,最后确定课题为《树叶探秘》。当堂指导学生完成主题申报表。

这一环节,我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预设活动时间,用到的学习方式,以及成果的展示方式。接下来在班级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采集树叶”这一环节,开始学生预设一个星期,在交流时,李乙贤同学提出:树叶在初秋是绿色的,到了深秋有的变成黄色的,有的变成红色的,这些颜色我们都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不够。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再次讨论,把活动时间改为三个周(分散)。可见,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投入,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制定出来了。

1、查找树叶的保存方法。采用的活动方式主要是上网查找,查阅图书,访问法。记录下保存树叶的方法。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准备好保存树叶用到的材料,如:吸水纸、厚玻璃片,较厚的图书等。

2、采集树叶课前动员。这一环节,我打乱了活动小组,以家住在一起或靠近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因为我校是一个村小,学生人数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找家长帮忙,让家长带着学生采集落叶,这样就确保了孩子的安全。

在此,我要求学生采集的树叶做到三多:颜色多、数量多、形状多。同时保证要保障叶子的完整性。

3、给树叶分类。指导学生对采集到的落叶进行观察,根据形状、颜色、大小来分类。受当地资源的限制,有些种类的树叶在我们这里是找不到的,此时的我鼓励学生上网和图书室查找。由于处在农村,家里有条件上网的学生较少,我只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上网,上学校图书室查找,以便于学生了解更多种类的树叶。可以把获得的资料以图片、绘画等形式保存起来。

材料准备:卡纸、胶棒、剪刀、树叶。

1、设计作品。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做树叶贴画,首先要确定主题。可以根据主题选择树叶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树叶的形状确定主题。例举一些有典型性的树叶,如枫树的叶子可以做小鸡的爪子,可以做金鱼的尾巴;银杏树叶适合做驼峰,柳树的叶子适合做长颈鹿的脖子,折叠一下可以做大象的鼻子等等。

取一张大小适中的卡纸,把构思好的画面用铅笔勾画出来,注意画面的比例,布局。

2、拼凑。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叶与勾画出来的画面有一定的差别,在拼凑时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地调节,比如叶子太大,可以用剪刀进行加工,缺少这种类型的树叶,可以与小组成员资料共享,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找小组成员帮助修改,力求作品的美观性。

3、粘贴、压平。这一环节相对比较容易,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胶水不要涂得太多,画面有远近顺序的,要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做好的树叶贴画要力求平整。然后在上面用重物压10--15分钟。满意的作品可以压膜收藏。

在成果展示课上,每个小组都以各种形式来回报自己的成果,如:第一小组同学播放了视频故事《秋天的树叶》,举行了诗歌朗诵会,会上同学们那声情并茂的语言获得了阵阵掌声,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们还展示了搜集的有关树叶的古诗及格言谚语。第二小组同学将本次活动以习作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秋天的树叶》虽然题目不是很好听,但文中那优美的的文字还是打动了其他几个小组的同学。同时第二小组的同学同时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及收获以日记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三小组同学的手抄报作品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声,他们还搜集了有关树叶的诗歌,同时为班级的文化设计了一块墙面,令本班科任老师都刮目相看。第四小组的同学讲他们的树叶贴画作品展示在我们面前,那想象、那制作,使各个小组成员眼睛都看傻了,那哪是树叶贴画,简直就是大师级的优美风景画。接下来我们评选了“创意小明星”五名,并为他们颁奖,孩子们为自己的各种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高兴,老师为活动见实效而欣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以《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为指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培养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护能力,让活动既突出意义,又安全愉快。

时间:

地点:

人员:全校师生

组长:李_

副组长:李_

组员:张_、陈_及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

后勤保障组:何_

医疗保障组:周_

1、组长:制订本次活动的各种方案,领导活动顺利进行,指导处理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后果较严重事故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区教育局。

2、副组长:分管各年级的具体事务,包括随时了解年级段学生出勤情况和所在位置,掌握学生的动态。

3、医疗保障组:主要负责遇突发事件时的现场指挥、处理、救护及善后安抚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乘车安排和一切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车辆进出校园的安排及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巡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安全隐患,负责重点位置安全工作。

1、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外出活动万无一失。

2、出发前集队做好安全教育及宣布活动安排。

3、按规定的路线排队出发,回校,途中带队教师与学生不离不弃,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途中安全,如水塘、湖边、山路等,到达目的地和回校后及时点名,确保学生外出安全。

4、租用的车辆必须要有正规的营运执照客车。

5、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上车,教育学生不要争先恐后,要礼让。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6、到达目的地后要组织和开展活动,不要随意“放羊”。

7、教育学生不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特别是山水及偏僻的地方。

8、分散自由活动时,要求学生结伴而行,不要个别行动,教育学生出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和带班老师要加强巡视,分管领导要做好监控,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9、活动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清点人数上报,并有秩序上车,班主任及带班老师跟车回校,待学生离校后,才能离开。

10、带好教师通讯录及学生家长通讯录,以便及时联系。

11、如遇突发事件不慌张,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坚持原则: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的原则。小事自己处理,大事立即上报领导小组。

1、建立安全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各班的安全由班主任负责)。如有带队老师不能处理的意外事故应马上向领导小组汇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止血、稳定学生情绪、联系车辆和医院等。

2、如有学生负轻伤如受伤、磨破等,以红药水、紫药水、创口贴、红花油等或涂或贴。

3、如发生重大事故:由带队老师第一时间组织报警,迅速拨打“120”和“110”,及时和学校领导小组沟通,做好有关上报事宜;以最快的时间进行抢救医治,医疗保障组进行现场保护、临时救援,后勤保障组和当场其他老师组织疏散学生,,控制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稳定家长的情绪;所有老师要镇定协助做好事后处理工作,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1、背越式跳高(男生)

2、篮球的传球,运球(女生)

3、身体综合素质练习。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协调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

1背越式跳高。

(1)助跑:

a、步法丈量助跑距离。

b、跑直线后跑弧线的方法。

c、线段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

d、线助跑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步履开阔,节秦快。

e、弧段助跑衔接流畅,向横杆“进攻”。

(2)起跳

a、迈步放脚,身体保持向心倾斜。

b、起跳腿向助跑切线方向插放。

c、紧腰挺髋,以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

d、缓冲

e、蹬伸起跳,摆动腿和两臂,同时前上摆,伸展起跳腿的髋、膝踝亲节。

f、身体由里倾斜转为正直。

g、腰提肩,摆动腿抬平内转,背对横杆,用脚尖蹬离地面。

(3)腾空过杆

a、背向横杆

b、抬头、肩下潜、身体成背弓形

c、身体过杆后,低头、收腹、屈髋、落腰,使臀部过杆。

d、最后伸膝上举,小腿过杆

(4)落地缓冲

以肩、背落于海绵包缓冲。

2、球的传运技术(复习)

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衔接、腾空、动作的节奏与控制,

1、游戏——火车赛跑

2、背越式跳高的辅助练习。

(1)做圆周跑练习(身体内倾)。

(2)直线跑接弧线。

(3)迈步起跳练习。

(4)蹬地跳跃练习。

(5)垫上做桥练习。

(6)在原地做过杆练习。

(7)短距离助跑做过杆练习。

(8)做完整练习。

1、身体不能向倾斜,在半径较小的圆周上助跑。

2、起跳作屈髋后坐。跳不起来。加强动作模仿练习。

3、坐杆、髋挺不起来。多做原地韦跳挺髋练习。

全蹲跳20次*2组

单脚跳20次*2组

小学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带点字的拼音比较不同,让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韵母,准确发音,说好普通话。

2、通过填写恰当的词语,让学生正确地搭配词语,积累和简单运用词语。

3、通过选词填空的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辨析、简单的运用词语。

教学难点:辨析和使用近义词。

教学过程:

1、指名读,注意词语中带点字的拼音。

2、比较,有什么不同。

3、小组间互相读一读。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教师指导。丰富积累,学会运用。

1、指名读所给词语,说一说它们的意思。(辨析词义,学会运用。)。

2、独立填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勾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蓝图,把一个崭新的课程体系呈现在我们面前,对重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突出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就必须实行课程的综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首先要实现目标上的综合。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把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是要实现内容的综合。本次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

第三是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交叉综合形式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校三至六年级本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三节,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活动课”平均每周1课时。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教师。本校拟将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课合成大课,为更好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供时间保证。

1、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能相互割裂。

在实践活动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其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其具体内容由学校和班级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和选用。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上,不是单纯从知识上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应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应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学校加强对师资的培训。通过培训和辅导,让教师较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目标、基本原则及教学评价,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将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目的l.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三、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四、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五、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六、具体操作。

(一)学生评价。

1、自评内容包括。

(1)你是否一直对你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

(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全体成员均上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2、互评内容包括。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每组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二)教师自评。

1、评价内容。

a、工作评价。

(2)你是否有一个活动方案和活动情况记载?

(3)为指导学生活动,你作了哪些;隹备?

b、过程评价。

(1)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实践参与活动?

(2)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

(3)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途径有哪些?他们如何选择处理搜集的信息?

(4)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小组长的功能发挥的怎样?

(5)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体现独创性?独创性体现在何处?

c、效果评价。

(1)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

(2)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发展得怎样?哪一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

(3)学生的情憾体验是否获得满足?满足程度怎样?

(4)活动中有无“空白点”,体现在何处,设想如何改善?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上述内容项目,自己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定性描述评价材料中要注重抓学活动中闪光点,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满足。)。

(三)学校评价。

组织: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落实,每学期对每个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内容:

1、主题选择是否恰当。

2、活动设计是否科学。

3、活动组织是否周密。

4、活动形式是否适合参加活动儿童特点。

5、活动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6、教师取得了哪些新鲜经验,得到哪些新的认识?

采取方式:

1、审阅师生自评材料。

2、与组织活动的教师(或教师小组)共同反思活动过:程,交流讨论。

3、召开学生座谈会。

4、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

5、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小学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培养学生要有时空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对于实现新一轮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不能说课改获得成功;没有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课改的理念。”于是,为了更好的深入新课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争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结出果实。

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的处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深层性目标、深层性主题的关系。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新目标、新课题的必然性,并充分肯定其产生的价值。应该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任何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来制定三大知识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总和主题或总和项目的形式将三大领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总和理想状态。

1、亲身经历、深入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矗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实施要点:

(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选择,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回归于生活、回归儿童、回归自然,使学生顺利的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2)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与活动等获得丰富的体验。

(3)在活动方式中尽量采取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上网、设计操作获得信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2、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实施要点:

(1)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

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

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规定他们学什么,做什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途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学生在具体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

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发展,科技研究领域才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但不能急于。

求成、包办代替,应导航指路,教给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越过障碍,知道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5)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授人以鱼”,而是要“教人以渔”,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应传授“养鱼技术”,使之终身受益无穷。

3、探索发现、拓展提升。

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技巧。

实施要点:

(1)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以及实。

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力。

(2)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性的情。

境中自觉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不能完。

全看结果,结果可能是多种答案。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识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不能只看别人传授知识掌握多少。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现和重复。注重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交往合作、融于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中进行多边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不限于课堂,而是要走进社会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不限于师生、生生交往。一项研究课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与调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组配合,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和运用我国优秀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内涵,与学校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端午小报中可以涵盖内容丰富的端午文化。如: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端午诗文、屈原故事、香囊佩戴等等。通过这份节日小报向同学们宣传传统节日。纸张:半张xx晚报大小(a3)。要求:图文并茂、排版合理、主题突出、注明编者。五年级各班级上交4张以上进行校级评比。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特色活动。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活动情况,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知识。用做手工的形式制作一条“心中的龙舟”。要求有创意、材料不限、尽量选取旧材料。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它衍生出了很多品种,通过书籍、网络或商场了解,再与家人一同包粽子,体验动手的快乐。以体验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图文并茂,经班级推荐发表到校园网站。(可传至彭老师邮箱)

梦想在心中,美丽在眼中。你发现了夏日之美吗?换上轻便的运动装和家人在这个端午假期里起个大早去发现晨曦的美,吹着清晨的风,走在公园的小路上,看看满眼的翠绿,美丽就在你的每个细胞里。傍晚,落日晚霞,拉长的身影,同样是美丽的。继《我的梦想》征文之后,学校将开展“夏日之美”征文活动。优秀的日记、习作将刊登在第10期校报上。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把爱说出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胜利召开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又一次次被很多人大代表作为提案提请出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增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约13%的小学生、15%的中学生、19%的.高中生和23%的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3%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我国15岁至35岁人群自杀行为已成为首位死因,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既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又是保证青少年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我们团队特做出此次活动,借此希望能号召更多人重视以及参与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

2、引导中学生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3、希望借此能对活动参与者有更多正面的帮助。

4、通过策划举办这种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向社会传递出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一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能够与父母沟通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借此慈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青少年热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风采,让孩子远离一些不利的社会影响。

此次活动,主要凭借慈善的作用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为主题,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为目标,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此次:

2、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呈现;。

3、在活动中,会邀请院里优秀的心理老师和在校老师等进行活动的指点和专业辅导辅导。以争取给学生和家长最正确的指导。

福州某中学的学生们及其家长。

时间:xx年5月6日至5月中旬;。

地点:福州某中学的操场、教室。

主要通过视频短片、演讲、亲子游戏等形式呈现。分为三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前期宣传,活动实施。

1、举办活动的中学的校领导;。

2、校心理咨询与训练中心的老师;。

3、表演嘉宾。

4、媒体记者。

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1.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平桥人淳朴真挚的感情。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布置学生预习,查字典疏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小组互动探究。

2.多媒体。课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二)作者简介,检查字词。

(三)感知课文,互动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情节。

小说的主要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课文第11,12自然段。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入手,写得有味,有色,有声,更有情。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夜晚美景,烘托了“我”看社戏途中愉快的心情。写行船之快,衬托了“我”急于想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2.自选探究。

1.读——读喜爱的语段。

2.说——说探究的内容。

3.问——问不懂的问题。

4.帮——帮助解决疑难。

5.选——选探究优胜者。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教师强调:“偷豆”的是与非?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戏也。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试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鄂教基[2009]10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特制定本意见。

一、课程价值与目标1.课程价值。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亲近并探究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构建开放的学习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整理、归纳、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4)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通过团队活动和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社会沟通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理解和认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基础,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学习运用问题探究的多种科学方法,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发现、提出的问题,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开放性特点。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研究性学习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种主要类型。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三种组织形式: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和以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际社会情景中直接参与并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一般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主要包括社会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参与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内容。3.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居家所在的社区,在实际社会情景中直接参与社区的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社区见习活动、帮贫助困活动等内容。

三、学分认定原则与办法1.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关键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参与性原则。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过程性原则。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

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校根据学分认定原则和标准,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分予以认定,其中,研究性学习15个学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8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学生要获得研究性学习的学分,应具备五个条件:(1)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或项目设计方案;(2)有研究过程完整、详细的记录;(3)有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或实物作品;(4)有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的记录和学校管理部门审核结果;(5)有学时保证,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

高中三年内学生需要完成3-5个研究课题,获得15学分。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研究过程记录、成果以及指导教师等多方面的评价,学校核实后予以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不符合基本规范或弄虚作假者,不予认定学分。

社会实践的学分认定。学生每学年要有一周时间(即35学时)用于社会实践,完成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获得2学分,三年共需获得6学分。学校依据标准,由班主任或管理人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记录表,经过综合认定给予学分。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以及没有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证明或弄虚作假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社区服务的学分认定。完成社区服务规定学时(高一和高二两学年内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共80学时),可获得2学分。学生应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活动体会感悟等内容。学分认定以服务接收单位负责人签章证明为依据,由班主任或管理人员、指导教师签名核实,经过综合认定给予学分。没有达到要求的服务时间,或服务内容弄虚作假者均不能认定学分。

四、组织与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指导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分认定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原则上15个教学班应配备一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若干名兼职教师,全体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专职教师全面、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案设计、理论教学、课题指导、过程管理、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等工作;兼职教师在完成岗位主要职责的的同时,协助专职教师完成上述工作。兼职教师、指导教师工作计算一定的工作量。

要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工作。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人员和专职教师,学校负责培训兼职教师和指导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属专任学科教师范畴,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表模等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非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应有担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经历。3.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教科研机构、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专用教室、食堂以及其它各类教学设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当地驻军、地方团委、文化局、文明办、居委会、村委会等单位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使综合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塑造学生讲诚实、守信用的人格,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关键实证材料、学分认定情况等按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关键实证材料、学分认定情况等按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责任追究制,学生若对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弄虚作假,要进行教育并不得赋予学分;学校和教师若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弄虚作假,要追究责任。

5.加强课程常规管理。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实现综合实现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学校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表。学校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认定学分并记入档案。各地应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常规教研活动之中,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课程评价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

6.加强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学分网络辅助认定制度,省教育厅以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由学生按规定格式上网提交,系统按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规范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判定,符合规范者,授权学校认定学分,不符合规范者,不予认定学分。7.加强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学校要围绕研究性学习教师培养、诚信制度建设、课程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采取项目研究、样本试验等方式,集中攻关,力求突破,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水平。

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并成为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端午节期间,我校开展“粽情飘香话端午”传统节日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小学生的爱国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端午节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爱国、爱家、提高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通过合作调查、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月12日——21日

三年级了解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的别称、风俗、和来历,上网浏览查阅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知我端午爱我祖国”为主题,用手抄报、诗配画或者作文的形式记录在a4纸上。

1、各教室领导认真总结端午节学生参与活动情况。

2、美术组将优秀作品出橱窗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组建一支基本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四、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这学期倡导主要围绕下列线索进行设计和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课程,同时又是必修课程,不能成为其他课程的附属品,但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打通进行。学科知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应当突破学科教学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依托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内外打通,对学科资源和非学科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因此,我们将考虑如果有机地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种自然环境的信息,关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4.立足校本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活动资源,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宁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学期我们让学生从爱自己的家乡入手,通过《走遍宁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有关情况。利用学校劳动基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方式。

本课程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主要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等学习来开展。学生通过社会考察、讨论分析、角色扮演、办报创作等社会活动方式,对主题进行探究、发现,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经历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意志,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本学期将充分发挥评价这一机制激发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自我成长,促进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悦。

1.注重过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太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中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中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中学生的标准。

2.尊重多元: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鼓励并尊重中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3.注意反思: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中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调动中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中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评价以下列几项为标准:(1)深刻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这门课程的实践;(2)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3)逐步发展活动中规划与设计课程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

六、主要活动内容:七年级。

服装设计与展示八年级生活中的物理九年级。

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7。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对一些行为的对错做出判断,并且能够在成人的提示下认识到自己行为正确与否。因此,帮助幼儿养成积极思考自己行为的习惯,对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帮助。

1.知道打架、骂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2.能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事先排练好表演情境、卡片

(一)导入活动

1.出示画有幼儿打架、骂人的卡片,请幼儿对照自己实际,对你曾经做过的事在卡片的方格中做上记号。

2.请幼儿讲讲那是怎么回事,并评价自己做得对不对

(二)情境表演

1.引出故事情境表演《玩玩具的时候》,幼儿观看表演。

2.提问:

(1)故事情景里的鹏鹏做得对吗?为什么?

(2)哭了的圆圆做得对吗?为什么?

(3)鹏鹏说因为圆圆先骂人,他才动手的,他这样做合适吗?

(4)鹏鹏说他只是轻轻地推了圆圆一下,不是打人,你认为是这样吗?

(5)讨论:如果你是东东,看见了这样的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做呢?

(三)讨论

教师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提问,并让幼儿展开讨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全体成员均上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每组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二)教师自评。

1、评价内容:

a、工作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果评价。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上述内容项目,自己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定性描述评价材料中要注重抓学活动中闪光点,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满足。)。

(三)学校评价。

组织: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落实,每学期对每个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评价。

采取方式:1、审阅师生自评材料。2、与组织活动的教师(或教师小组)共同反思活动过程,交流讨论。3、召开学生座谈会。4、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5、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初中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经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头教师给大学讲一个趣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二、教师讲故事(音乐配音)。

师:听完故事,大家想一想,寒号鸟最终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生:略。

师:这个故事听了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略。

三、情境表演。

1.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2.一学生用手举一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一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去玩,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教师(在教室里):同学们,今日的课外作业是第一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教室的书桌里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同学甲:冬冬咱们出去打球吧!

冬冬:我的作业还没做呢!(想了一会儿,好吧,放在家里的书桌上)跟同学甲下场,然后回到舞台中间。

日历翻到星期二。

教师:同学们,今日的作业是第二课的练习题(冬冬把作业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同学乙:冬冬咱们去公园玩吧!

冬冬: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想了一会儿,)好吧,明天再说,走,咱们玩去!

日历翻到三、四、五,教师不断布置作业,冬冬不断地从课桌里取出练习册,家里的书桌上叠放的练习册,越来越高。

3.表演后:组织学生讨论小品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不要养成拖拉作业,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古人早就明白了这种明日复明日的危害,编一首明日歌(幻灯出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师讲解,大家齐读。

五、总结。

同学们,经过今日的学习,认识到拖拉作风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明日复明日。

板书设计:

不要明日复明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20xx年12月8日(星期一)至12月12日(星期五)。

为了把活动落实到位,特成立本次宣传周组织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时间:12月8日上午。

2、地点:操场。

3、活动内容:学校领导讲话“正确看待心理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生代表讲话“爱自己因为我独一无二”,奏响我校20xx“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序曲。

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心灵直通车”广播心灵小故事、大课间操心理格言每日诵读、

活动三:心理格言朗诵比赛。

1、参加年级:三年级。

2、活动程序:

12月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班内的朗诵比赛。

12月9日(星期二)各班选派两名学生代表班级到南教学楼六楼参赛。

3、评委:

活动四:讲故事比赛。

1、参加年级:四年级。

2、活动程序:

12月5日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班内的讲故事比赛。

12月10日(星期三)各班选派两名学生代表班级到南教学楼六楼参赛。

3、评委:

1、参加年级:五年级。

2、活动程序:

作品上交时间:各班于12月8日(星期一)上交15份作品于四楼心理咨询室_老师。

作品展示时间:12月10日(星期三)至12月12日(星期五)。

3、地点:操场。

1、时间:活动周期间每天中午一点至两点。

2、地点:北教学楼四楼心理咨询室。

3、值班教师安排:

周一:_周二:

周三:_周四:周五:

温馨提示:请评委老师提前调好课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