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优质19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优质19篇)

时间:2024-05-09 15:04:05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的一种计划。现在为大家推荐几份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优秀教学计划,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正确认知,化解矛盾。

1.播放音频《一个孩子的烦恼自述》。

二、理性面对:交流方式多。

1、其实,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

2.阅读王玉理的故事,你受到哪些启发?

3.交流方式有很多:如写信、留言条等。

4.情景出示:班里很多学生都可以用钢笔书写了,由于我写字漏字错字现象多,老师让我再练练,可是妈妈觉得是我写字写得不好。我认为这明明是两个问题,妈妈的误解让我很不开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选择合适的方式,试着主动和妈妈交流沟通吧。

三、我爱家人:发现父母的美。

2.列举事例说说父母身上的父母的闪光点,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布置活动作业。

1.布置课后活动作业。

2.小结:明确下节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教学目标:

1.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2.知识技能: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3.在活动中体验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

4.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难点: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交流家庭责任单,感受家庭成员各自承担的责任。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还要主动交流常沟通,家庭成员还要主动担当家庭责任,尽责出力。

二.交流家庭责任单。

1.出示家庭责任单,明确学习要求。

a.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b.小组交流,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

2.全部交流。

3.小结:一个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感情交流、改善生活等多方面的责任。家庭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

活动二:情景辨析,在家中做到自理、自立。

一.情境辨析,担当责任。

2.教师梳理学生观点,组织探讨解决办法。

3.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对比。

二.选择问题,探寻对策。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浏览活动册“沟通小难题”:

玩游戏、起绰号、言而无信、想说就说。

(2)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对策。

2、组织全班交流。预设:玩游戏:合理安排时间。

起绰号:勇于承认自己错误。

言而无信:言而有信是原则,特殊情况应具体分析。

想说就说:对长辈说话要注意礼貌。

3.评价小结: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习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活动三:家庭发生的变化。

2.生谈感受。

3.有话大家说,面对家庭发生变化自己的想法。

4.出示“我是自立小达人”课后活动评价表。教师讲解。

5.总结谈话:面对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事情,一声关心的问侯、一句巾心的劝慰、一杯暖心的热水,都是对家人的支持,都是在为家庭作贡献。

[情景引入]。

1.情景剧引入,启发思考。

小明同学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外公年纪大了,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父亲工作繁忙之余还要去照顾年迈的老人,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还要照顾家庭日常。),跟家人协商调解,共渡难关。

小结:生活中家庭可能会发生许多意外变化,需要全家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3.揭示课题:《2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活动一:表达爱。

1.学生演绎教材活动园内容。

2.师生讨论:你可以做些什么?

3.小结:我们要体谅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辛劳,学会关心他们,支持他们,表达我们对家人的关爱。

活动二:争当“智多星”

1.生阅读教材阅读角内容。

2.交流讨论:

妈妈为什么愁眉苦脸?她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我是如何帮助妈妈的?

3.小结:生活中,家庭成员有困难,我们要留心观察、主动询问,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有困难同商议,共承担。

活动三:做好“润滑剂”

1.教材第13页情景。

(1)看一看:家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纷争?

(2)议一议:你会如何来处理?

2.说说生活中你的家庭中有什么困扰争论?

3.小结。

当家人意见不一致是,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发挥好“润滑剂”的作用,和家人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总结延伸:民主生活会。

1.看材料。

2.你家会召开民主生活会吗?

你赞同这样的方式吗?

说说你的理由。

3.尝试跟你的家人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4.总结:生活中,我们留心观察、主动询问,积极帮助家人排忧解难,争做“家庭智多星”。我们可以通过和谐、民主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与家人同商议、共承担。

板书设计: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同商议,共承担。

表达爱。

争当智多星。

做好润滑剂。

民主生活会。

教学反思。

3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2.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3.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习并践行家风,促进自身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指名学生读《精忠报国》的故事。

老师: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岳飞的母亲,正是家庭的影响,让岳飞成为了一名正直、勇敢、为国奉献的人。家庭中的正能量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弘扬良好家风》。

2.学生齐读课题。

二.互动讨论。

活动1.从小到大,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经常给你讲一些道理?叮嘱你一定要做到?生讨论交流。

2.家风是什么?其实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世代恪守的家训家规。

3.活动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许多家族重视家风的传承。请同学们分组阅读活动园中的三个例子,看看这些家训讲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1涵养德行。

介绍《朱子家训》、朱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子检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不铺张浪费。

3.2修身立志。

你知道这些名言警句出自哪里吗?从中你可以学到什么?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我们要养成节俭的美德,不铺张浪费。

3.3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师小结: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先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学习先辈,传承良好家风。

4.活动园。

对长辈做一次访谈,了解家风,并在班中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就像社会中的细胞,每一个小家的幸福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每一个家庭的优秀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作业。

写作一篇《我的家风故事》,下节课分享讨论。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学计划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班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期间人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四个单元的主题教育依次分别是:个人成长、地球环境、世界文化和全球发展。第一单元从个人成长主题出发,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第二单元从地球环境主题出发,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第三单元从世界文化主题出发,使学生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四单元从全球发展主题出发,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

3、根据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地呈现直观性的材料。

5、在本册教学中进行课题《道德与法治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落实。

6、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2。

1学会尊重。

2

3

2学会宽容。

2

4——5。

3学会反思。

2

6

4地球——我们的家园。

2

7——8。

5应对自然灾害。

2

9

6探访古代文明。

2

10——11。

7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2

12。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2

13——14。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2

15。

10。

我们爱和平。

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集合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题目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

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

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

合一。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

6

1读懂彼此的心。

2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2

3弘扬优秀家风。

2

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6

4我们的公共生活。

2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2

6我参与我奉献。

2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12。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2

9中国有了共产党。

2

10争夺抗日战争和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2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6课时。

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2课时。

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2课时。

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2课时。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课时。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2课时。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课时。

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2课时。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12课时。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课时。

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2课时。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2课时。

第10课---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课时。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课时。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2课时。

五(2)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尤其是上课听讲的习惯,作业不够认真,仔细,按时交作业,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也不够好。同学们能够做到团结互助,关心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

“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

2、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读懂彼此的心。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3弘扬优秀家风。

4我们的公共生活。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6我参与我奉献。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9中国有了共产党。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本班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4.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

6.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初步感知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对人们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周次。

课题。

主备人。

第一周。

1.1学会尊重。

第二周。

1.2学会宽容第一二课时。

第三周。

1.2学会宽容第三课时。

第四周。

1.3学会反思第一课时。

第五周。

1.3学会反思第二三课时。

第五周。

2.1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

第六周。

2.1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

第七周。

2.2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

第八周。

2.2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

第九周。

3.1探访古文明第一二课。

第十周。

准备复习题。

十一周。

准备复习题。

十二周。

3.1探访古文明第三课。

十三周。

32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一课时。

十四周。

3.2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二三课时。

十五周。

4.1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一课时。

十六周。

4.1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十七周。

4.2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十八周。

准备复习题。

十九周。

准备复习题。

二十周。

准备复习题。

备注:按时间随时调整,只往前提,不往后拖。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釆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

6

1读懂彼此的心。

2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2

3弘扬优秀家风。

2

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6

4我们的公共生活。

2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2

6我参与我奉献。

2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12。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2

9中国有了共产党。

2

10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道德与法治》共18卷,其中小学12卷。根据教材与儿童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近到远安排了六个生活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6课时。

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2课时。

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2课时。

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2课时。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课时。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2课时。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课时。

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2课时。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12课时。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课时。

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2课时。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2课时。

第10课---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课时。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课时。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2课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本班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4.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

6.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初步感知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对人们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周次。

课题。

主备人。

第一周。

1.1学会尊重。

第二周。

1.2学会宽容第一二课时。

第三周。

1.2学会宽容第三课时。

第四周。

1.3学会反思第一课时。

第五周。

1.3学会反思第二三课时。

第五周。

2.1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

第六周。

2.1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

第七周。

2.2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

第八周。

2.2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

第九周。

3.1探访古文明第一二课。

第十周。

准备复习题。

十一周。

准备复习题。

十二周。

3.1探访古文明第三课。

十三周。

32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一课时。

十四周。

3.2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二三课时。

十五周。

4.1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一课时。

十六周。

4.1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十七周。

4.2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十八周。

准备复习题。

十九周。

准备复习题。

二十周。

准备复习题。

备注:按时间随时调整,只往前提,不往后拖。

五(2)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尤其是上课听讲的习惯,作业不够认真,仔细,按时交作业,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也不够好。同学们能够做到团结互助,关心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

“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

2、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读懂彼此的心。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3弘扬优秀家风。

4我们的公共生活。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6我参与我奉献。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9中国有了共产党。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釆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

6

1读懂彼此的心。

2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2

3弘扬优秀家风。

2

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6

4我们的公共生活。

2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2

6我参与我奉献。

2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12。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2

9中国有了共产党。

2

10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2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

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

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

合一。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

6

1读懂彼此的心。

2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2

3弘扬优秀家风。

2

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6

4我们的公共生活。

2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2

6我参与我奉献。

2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12。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2

9中国有了共产党。

2

10争夺抗日战争和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学计划

六(1)班共有学生47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上学期的成绩平均分为71分,很不理想,优等生较少,中等生占大部分,有7个后进生,我们班的薄弱部分主要是填空和简某某,部分同学背不得,背得不会用,所以本学期将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改进。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四个单元的主题教育依次分别是:个人成长、地球环境、世界文化和全球发展。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一一人与人一一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和教材个单元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

全方位地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5、结合课本和教辅资料,整合重点,落实学生的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练习中巩固考点,力求熟能生巧。

本学期的目标为76分,排名目标为乡内前五名。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6

1学会尊重。

2

2学会宽容。

2

3学会反思。

2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4

4地球——我们的家园。

2

5应对自然灾害。

2

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多彩生活。

4

6探访古代文明。

2

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2

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

6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2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2

10我们爱和平。

2

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对课程的总体规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的相互结构,以及管理学习模式中不同课程的要求和比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初中生的品德、思想发展设立的课程之一,也是必修的一门课程,从中学生的教学任务出发,制定此计划,帮助初中生了解道德、法制方面的常识,做一个遵法守法的中学生。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四个七年级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目前我校使用的是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健康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学习。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本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1、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思想品德的教学。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3、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6、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道德与法治这课程强调的是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以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作为教育的引领和指导。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对此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学生从上学期表现及期末检测的情况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由于第一次接触开卷考试,能力可能会显得有较大差距,对开卷考试的适应性也可能会比较差。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面对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学生要明白书中所讲的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点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运用知识点分析自身的情况,并在学习后使自己的思想意识有所转变,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二)教学重点:

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对其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升华,让他们学会做人,做到做知法、守法、用法,并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处理好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法治国家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学生。

(四)教材分析:

本册书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有三课组成,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三课“青春的证明”是体现了学生初中生年龄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有两课组成,它们分别是“揭开情绪的面纱”和“品出情感的滋味”,学习这单元是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处理情感世界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共有两课组成,“共奏和谐乐章”和“美好集体有我在”。本单元涉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培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在现如今社会的必要性体现,为以后学习在社会大环境中生活而铺垫。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本单元由“法律在我们身边”和“法律伴我们成长”组成,学习这单元是要有法治意识,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

(五)主要措施。

1、课前准备:读书;提高学生读书的质量:课前5分钟:熟悉当节课的内容。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3、讲练结合:一课一练,及时巩固反馈。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三年级教学计划

三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上学期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2、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

3、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做好值日生。

2、养成爱护课桌椅,爱护班级公物和学校的公物。

3、让学生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

1、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时候的故事。

2、通过想象设计制作未来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东西展示出来。

1、了解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通过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国旗、国徽、首都。

3、知道许多科学家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第一周1、我长大了。

第二周2、我在变变变。

第三周3、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周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第五周4、我是值日生。

第六周5、爱护课桌椅。

第七周6、我为班级添光彩。

第八周单元体验活动: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7、走进聪明屋。

第十周8、爱思考会研究。

第十一周9、生活需要小创意。

第十二周单元体验活动:玩出新花样。

第十三周10、可爱的家乡。

第十四周11、国旗国旗我爱你。

第十五周12、我爱我的祖国。

第十六周单元体验活动:家乡美祖国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教学计划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本年级学生共103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38人。

2.两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4.两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_》、《_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二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三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四周: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五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六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七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八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机动:四课时。

1.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2.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我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发展的启蒙阶段,我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我要注意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4.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紧紧围绕管委会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深化研究。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道德与行为的作用。

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

本学期里本人担任九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完成毕业班的教学,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作为毕业班,就教材资料来说,与社会国家生活联系密切,理论性较强,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就学生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存在厌学情绪,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些状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潜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潜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带给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资料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资料学习用心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资料。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潜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理解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资料、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作业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布置作业,认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作业设计要贴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作业难度适宜、份量适当。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作业资料贴合大纲和教材要求,能找准关键,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要指导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讲求实效。在批改作业时有错要标记,质量评价采取等级加评语制,批语要体现鼓励性原则,富有激励作用和指导好处,每次都加批改日期。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每个月学习固定的业务学习材料并撰写读后反思,力争做到实效性,让业务学习真正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学习,努力丰富自己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平和课堂效果。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6

1我们的好朋友。

2

2说话要算数。

2

3当冲突发生。

2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6

4买东西的学问。

2

5合理消费。

2

6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

2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6

7我们的衣食之源。

2

8这些东西哪里来。

2

9生活离不开他们。

2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6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2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

12家乡的喜与忧。

2

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本年级学生共103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38人。

2.两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4.两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_》、《_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二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三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四周: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五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六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七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八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机动:四课时。

紧紧围绕管委会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深化研究。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道德与行为的作用。

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

本学期里本人担任九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完成毕业班的教学,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作为毕业班,就教材资料来说,与社会国家生活联系密切,理论性较强,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就学生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存在厌学情绪,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些状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潜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潜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带给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资料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资料学习用心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资料。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潜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理解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资料、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作业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布置作业,认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作业设计要贴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作业难度适宜、份量适当。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作业资料贴合大纲和教材要求,能找准关键,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要指导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讲求实效。在批改作业时有错要标记,质量评价采取等级加评语制,批语要体现鼓励性原则,富有激励作用和指导好处,每次都加批改日期。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每个月学习固定的业务学习材料并撰写读后反思,力争做到实效性,让业务学习真正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学习,努力丰富自己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平和课堂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但仍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二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一班、三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道德法制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

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第一、二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三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四、五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六周: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七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八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九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十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十一、十二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三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四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五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六、十七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八周: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九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二十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第二十一周:复习。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xx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准备、提交“xx区示范学科组评选”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准备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计划;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二、教学目标: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第1课。

假期有收获。

第2周:第2课。

周末巧安排。

第3周:第3课。

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4周:第4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5周:第5课。

我爱我们班。

第6周:第6课。

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7周:第7课。

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8周:第8课。

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9周:第9课。

这些是大家的。

第10周:第10课。

我们不乱扔。

第11周:第11课。

大家排好队。

第12周:第12课。

我们小点儿声。

第13周:第13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14周:第14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15周:第15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16周:第16课。

家乡新变化。

机动:4课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班平均分达标率乡镇名次校名次部级前40名部级后2名备。

1、上学期统考情况分析。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l.课内外辅导。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实验方案:

一、准备阶段: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二、实施阶段:

a.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b.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三、总结阶段:汇总本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班达标率优秀率差生转化率在县或者乡镇所占名次。

周次内容周次内容。

1撰写计划、集本备课12新课改理论学习。

4教师业务理论学习13常规检查。

5观摩录像课15业务学习:《新理念培训》。

7业务学习《新课程培训》17撰写优质教案及课改理论学习。

8新课改理论学习18课题总结。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单元过关时间。

19.4-9.8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29.11-9.15。

39.18-9.229.20。

49.25-9.29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610.9-10.13。

710.16-10.20。

810.23-10.2710.25。

910.30-11.3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011.6-11.10。

1111.13-11.17。

1211.20-11.2411.23。

1311.27-12.1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412.4-12.8。

1512.11-12.1512.14。

1612.18-12.22。

1712.25-12.29期末复习。

181.1-1.5。

191.8—1.12。

201.15—1.19。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忠诚实践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有梦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心扉"开锁",伴随学生平稳度过心理生理的"突变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会里懂得有为和有所不为。学生刚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过由不适应、较被动到适应而且主动的时期。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故事,认识做人处事的原则,遵纪守法。要采取措施来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该教材是新修订完成的教材,今年起开始使用。它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法治,引导学生在法治社会里生活和成长。教材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范围、深度的拓展,要求学生把自我逐步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叙述简明,论证扼要,故事贴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足见组编的功力。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教学任务:

1.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我们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要使中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2.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与成长同行。我们要多交益友和诤友,不交损友,遵守网上交友的规则,让友谊之树长青。3.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老师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作出应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4.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生命的意义、生命之间的联系究竟怎样,这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在生活中立志与坚守、尽责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学会与朋友、与老师和家人交往,初步认识生命意义,学会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本期约为18周,思想品德课每周2节,总课时为36节。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六年级学生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xx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3、了解日常消费的状况,感受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四年级一班:。

本班共有xx名学生,男生xx名,女生xx名。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比较上进,能够做到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学习自觉主动。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比较差,回答问题等方面不够踊跃,应继续加强练习,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自信心。多数同学能够明辨是非,但有个别同学比较娇气、任性,出现错误认识不到或不愿改正。

四年级二班:。

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通过了解,本班学生普遍热爱劳动、团结班集体、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有不少可以帮助老师的得力助手。部分学生在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上存在消极、不勇敢、不自信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将通过循序渐进、合理利用、因势利导等方式进行改善和提高。

四年级三班: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通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发言积极,作业能及时完成。有部分同学学习非常认真。这学期在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潜能生要特别照顾,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得到提高。

四年级四班:本班共有学生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这个班学生大多聪明活泼,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其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开阔,学习兴趣浓,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比较重视,学生上进心强,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个别学生的书写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己,创新自己,做到终身学习。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业成绩,按照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复习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校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初中的学习,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但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加上本校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部分学生有厌学、只顾贪玩不良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的不活,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个学期要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他们顺利的毕业,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二、指导思想 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以考点为线索,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以填空题等题型对考点知识进行周密梳。引导学生对考点有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进行深度剖析,理论联系实际。以中考题型对本课时所含考点的内容进行全面在巩固练习。对考纲所规定在中考考点进行简明在归纳和整理,方便考生查阅。使学生获得知识在全面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确保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内容

1、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

2、20xx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与指导;

3、强化模拟训练。

四、时间安排根据时间的关系和现有的复习资料,复习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上旬至5月初。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对七年级——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将课标与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

第二阶段:5月。专题复习,以课标与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为主要资料。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时政热点进行讲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时事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并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侧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阶段:6月。进行综合性复习与模拟测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编选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综合性题目进行训练,编写试题有以下要求:

第三,时政热点训练。集时政、所学理论、青少年成长三方面相联系的综合题的分门别类的训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选类型训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考前一周左右,学生自由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少背多思,让学生自主复习的目的是避免其有过多的依赖性,让他们整理、选择上考场时的必备资料、课本,在考前要强调注意事项。

五、教学措施从去年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以及考查的知识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我认为思想品德中考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单元复习,夯实基础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研究“课标”和“考纲”,明确复习限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使学生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指导学生细化落实考点。

(二)、专题复习,整合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电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三)、适度训练,提高能力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只有加强训练,才能磨练思维、开阔思路、触发灵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最终得到落实和提高。但训练应适度,切忌搞题海战术,对各种资料不加选择的滥用、乱用。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精心编制训练试题,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的习惯和心理,同时也要适度的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总之,经过三轮复习,不但能使学生的政治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个较大的提升,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周课时

1

2.18~2.24

始业教育

九下第八单元第一二三课

3

2

2.25~3.3

九下第八单元第四课

历史与社会考点1——5生活的时空

5

3

3.4~3.10

历史与社会考点6——11生活的时空

5

4

3.11~3.17

历史与社会考点12生活的时空

思想品德考点1——5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5

5

3.18~3.24

思想品德考点6——9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考点10——11法律教育

5

6

3.25~3.31

思想品德考点12——17法律教育

5

7

4.1~4.7

县一模考试

思想品德考点18——24法律教育

6

8

4.8~4.14

历史与社会考点13——15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3

9

4.15~4.21

历史与社会考点16——20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5

10

4.22~4.28

历史与社会考点21——25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5

11

4.29~5.5

历史与社会考点26——30发展的选择

5

12

5.6~5.12

历史与社会考点31——35发展的选择

4

13

5.13~

历史与社会考点36——39发展的选择

5

14

5.20~5.26

思想品德考点25——35国情教育

5

15

5.27~6.2

思想品德考点36——41国情教育

6

16

6.3~6.9

专题热点复习

5

17

6.10~6.16

综合训练,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中考

5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一)教学目标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共有39人。 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根据新课标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本学期初二政治教学要发挥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丰富孩子的情感和提升能力。

初二政治教本可读性强,教育功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文体通俗易懂,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突出了重点、热点、思想点。这是教材特点。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增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观念,教理导行,难点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和学生的践行指导。

总体上讲,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好,课堂纪律好,但素质拓展有待加强,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要不少于16节,多听与政治、文综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1)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文章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抓优扶差。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加强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本教育功能,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创业学院和学生会的一些工作。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教师要立足本职,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教材19个课时,本学期共40个课时,剩余21个课时:单元检查用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