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妙百科 > 教师演讲稿 > 语文教案春晓(通用14篇)

语文教案春晓(通用14篇)

时间:2023-11-21 03:27:17

教学工作计划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春晓》语文教案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e。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e”。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3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背诵,默写古诗。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晓:从日不从目,日出而晓。与烧比较字形,右上没有一点。

眠:目字旁,闭目则眠。

闻:与问比较字形,课文中是“听到”,现在的意思是用鼻子嗅气味。

2。请学生说说字义。

三、练笔:

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晓,看到作者把景色描绘得这么美丽生动,你们想不想写一写呢?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美景。

2。出示挂图(画面是春景),再听听音乐,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3。师生共同点评。

四、布置作业:抄写字词。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导入  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春晓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5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本文指的是“早晨”

(2)眠:“眠”用了目字旁,眠的意思是“睡觉”.“眠”右边是人民的“民”.

(3)自学“觉、处、闻。”

4、小朋友合作探究,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烧、浇、绕……”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

(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a、春眠不觉晓。

(1)理解“眠、晓”的意思。

(2)“眠”指的是睡觉,而“晓”是指天亮,本文指的是“早晨”的意思。

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说明睡得很香)。

b、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a、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b、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c、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d、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个人见解,形式多样诵读法:

第一、诵读感情式,(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第二、铿锵有力式,(声音宏亮,有朝气。)。

第三、活泼节奏式,(活泼,可爱显童心。)。

第四、欢唱歌曲式。(轻松、愉快)。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力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六、总结全文。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七、提出课外学习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春晓。

鸟儿――――――――啼叫。

风雨――――――――阵阵(爱春、惜春。)。

花儿――――――――落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小学语文春晓教案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觉的睡到天亮,当诗人醒来后,听到到处都是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小学语文春晓教案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1、认识本课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可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两课时。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

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春晓教案

古诗《春晓》。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春晓教案

1.借助柯达伊手势和柳条图形谱,帮助学生掌握好《春晓》的二声部合唱。

2.明确前倚音、反复记号、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培养学生识简谱的能力。

3.感受歌曲《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古诗新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掌握合唱二声部

唱准合唱部分跨小节连音的时值以及与下一拍音连接节奏的准确性。

电子琴、课件、表演手套。

1、音乐问好

2、导语:快乐音乐课堂欢迎你,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简谱课。

现在开始,老师把你们分成左右两个大组,分别担任两个声部,坐在右边的同学为高声部,坐在左边的同学为低声部。我们来进行分组竞赛,老师做柯达伊手势,你们猜老师手中比划的音,唱出音高,看哪一组猜得准又唱得准。(2:幻灯出示柯达伊手势图)

1、老师做柯达伊手势,让学生分别猜自己声部的音,之后同时轻轻地唱出,保持四拍,达到和声效果。(3:幻灯逐一出示六组和声音程,学生两声部合着唱四拍)

2、出示旋律线条图形谱,分声部教学。

a、通过观察旋律走向,分析旋律特点,让学生说出各自声部旋律线条的特点以及与其它声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首先请低声部的同学顺着旋律线条的高低边画边唱第一句,高声部的同学注意听;

c、再请高声部的同学边画边唱高声部的第一句,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听。(师弹琴做手势,帮助学生唱准自己的声部)。(4:线条幻灯分句出示低、高声部)

d、两声部合起来听琴再唱一遍。

1、导入新课

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老师让你们欣赏一个古诗片段。(5:播放链接春晓古诗品读及简短的春天意境视频)

2、讨论揭题

3、音乐范唱

听完之后请回答老师两个问题:(6:出示a段曲谱,完整范唱音乐)

(1)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答后板书)

(2)歌曲中除了唱春晓古诗词,还唱了什么?(两个声部的la)

4、学习歌曲合唱部分(7:出示合唱部分,二部范唱音乐)

导入:这一部分旋律,同学们熟悉吗?刚才我们在前面练习过。

(1)分声部跟琴用la唱(学唱至较熟练,一个声部唱,另一声部聆听)重点指导学生唱好跨小节连音时值(红外线照射)

(2)两声部听琴合唱(一声部唱,另一声部小声合,轮换练习至较熟练)

5、轻声听唱第1段,感受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7:同页出示歌曲合唱部分,1段范唱音乐)

6、简单提示古诗词部分的注意点(7:链接出示第6张a段曲谱,顺序提示,1段范唱音乐)

(1)提醒前倚音、休止符、反复记号在歌中的用法(在这首歌曲中,前倚音占主要音一半的时值,又叫长倚音)

(2)单独听琴学唱古诗词部分的第三乐句(红外线照射,师弹琴)

7、完整听唱(师弹琴或7:1段范唱音乐)

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明亮、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1、欣赏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春晓》

(1)欣赏视频

前面我们所听到的歌曲范唱是由青岛小海燕艺术合唱团表演的,现在我们来欣赏她们的现场表演。(10:播放表演视频)

(2)跟视频一起表演(再次播放表演视频)

2、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唱法,它所表现的意境也大不相同,请同学们欣赏当代著名男作曲家阎勇老师作曲的三拍子《春晓》(11:出示三拍子《春晓》曲谱,播放链接视频)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春晓》合唱曲,体验

到了古诗新唱的.乐趣。请同学们上网找一找,看还能不能找到有关《春晓》的其它唱法,学一学,唱给同学听。(12:出示结束语幻灯,播放范唱第1段—触发器)

2、音乐再见。(13:出示再见幻灯,链接春晓另一版本歌曲)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5、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图片,观察。

师: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图片,示图。

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板书课题,解释:晓,天刚亮)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页,自己认真地拼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生自由读,师板书诗)。

2、指名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2、合作识字。

来看第一位生字朋友,谁认识它?

生逐各念出读音。

4、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师领读,生个别读,齐读。

四、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1、看图引入。

提问学生:图上都有什么?          。

生自由回答,师边听边总结板书:睡、鸟、雨、花。

2、看图编故事。

谁能把这幅画全部说下来?

师总结说诗意:

春天的夜里小熊在沉沉地睡着,不知不觉天都亮了。它听见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才渐渐地醒来。推开窗户一看,哎呀,昨天晚上下了一场细雨,把美丽的花瓣都给打落到了地上,星星点点的美丽极了。

3、诵读,感悟大意。

咱们学的这首诗呢就是描写的这个景象。让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来体会它的美吧!

师领读。 生个别读,齐读。

4、美读。

初春的早晨,空气里飘着呢土的清香,眼前一片绿色,心情真的棒极了,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闭上眼,美美地背背这首诗吧!

五、指导写字。

1、了解“春”的由来。

你们真像小诗人,那么有一个朋友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聊聊天,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吧?大家快看,是哪们小朋友呢?出示“春”字。

(师述:大家好,你们说我是谁?对,我是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是老大,人们很喜欢我,都说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雨蒙蒙,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是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底,小朋友们,你们记住我了吗!)。

2、指导写“春”。

(1)我们来把它请进田字格里吧。

边写边说笔顺,并加上拼音    问生字的结构。

(2)写笔顺。

问生共几画(9),第5笔是什么?(捺)  。

3、组词。

4、拼读。(注意空书)。

(1)师领读。

(2)生分列朗读。

5、用上“春天”说一句话。

7、同上学习“处”字。

8、还有两个朋友“多和少”(板:多、少)谁能为这两个字加上拼音,写出笔顺?(找两个学生上台书写)谁能为它们组个词?生组师书写。

依照我们前面念的方法,谁来把这两个字也念一下。

生单个念,全体念。

六、游戏巩固生字复习诗。

(1)、讲解游戏办法。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老师奖励你们看(出示卡片)这是什么(红果),对,不过这些红果可不是奖给你们吃的,它是用来串糖葫芦的!怎么串呢?看每个红果上面都有一个字,我们把这些字,重新串成这首诗,每行串一串,全诗四行串四串,老师已经把这些红果给发到了你们小组长的手中,每个小组一句,你们小组成员一块动手把它们串好,看哪组串的既快又好。

(2)分组竞赛。

(3)生复述诗意。

七、布置作业。

春晓教案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可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

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春晓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b、师生互动。

幼儿之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解释给幼儿理解。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随音乐朗诵古诗。

五、欣赏歌曲《春晓》,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相关阅读:大班讲述活动??心情预报((同课异构)。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猴子学样》。

语言活动分析:啤酒桶,咕噜噜学前班写字课教案。

春晓教案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板书设计。

《春晓》一课,描写作者早晨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作者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识记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教学中,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同时注意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写字和朗读能力。